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德国拜耳医药:新药在华要和欧美同步上市

2007-8-27 9:18 【

  ●现在主要任务就是将药品更快地引入中国。我们所有的新药在中国都要和欧美同步上市。

  ●我们决定不仅不撤掉广州工厂,相反未来还会增加投资扩大规模。

  经过了近一年半时间,德国拜耳收购德国先灵药业的整合终于完成,8月1日拜耳先灵医药作为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的一个部门正式成立。

  上周五晚上,合并前曾担任先灵(广州)药业总裁的康德,以拜耳医药保健中国区总裁、拜耳先灵医药中国总经理的身份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区不裁员

  记者:2006年3月拜耳宣布收购先灵,拜耳和先灵合并的动机是什么,此前我采访一位跨国药企全球CEO,他觉得两个大规模公司合并之后,会导致竞争力下降。您如何看?

  康德:拜耳和先灵合并的目标,就是希望创造一个专业化的医药公司。拜耳和先灵大部分的产品不一样,双方的互补性很强。我个人认为这次并购是非常成功的,不会出现您所说的竞争力下降的问题。大部分公司合并之后竞争力下降了,主要原因是两家公司没有太多互通的地方。比如美国一家公司和法国或者英国的公司合并,就会有比较多的麻烦,因为美国和欧洲的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很难融合。而先灵和拜耳都是德国企业,在文化上非常相似,合并也更容易些。

  记者:合并之后会否裁员?

  康德:这次拜耳和先灵合并全球共裁员6000多人,但是中国区没有裁员,因为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增长非常迅猛,需要大量的员工。

  记者:拜耳医药保健未来在华有什么发展计划?

  康德:目前我们没有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计划。现在主要任务就是将药品更快地引入中国。我们所有的新药在中国都要和欧美同步上市。这方面拜耳的抗肿瘤药多吉美已经是个很成功的例子。

  记者:新公司会注重哪一块,是专利药,还是非专利药?

  康德:我们肯定会重视新药创新,新药是医药公司的未来,这一点无可争议。但是在中国市场我们同样非常重视那些过了专利期的普药。因为,中国的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决定了普药的庞大市场需求,跨国药企在中国不能够忽视这个市场需求。

  记者:没合并之前,先灵是唯一一家总部在广州的跨国药企,现在连先灵也因合并成拜耳先灵,总部设在了北京。以后对先灵在广州的工厂有何打算?

  康德:我们原来合并的时候,做过一些调查,我们感觉到:肯定需要保留广州工厂,因为这里是生产先灵的产品,原来先灵的产品和拜耳的产品是完全不一样的。拜耳没有能力在北京生产先灵的产品,先灵在广州的产品也是比较好的。因此我们决定不仅不撤掉广州工厂,相反未来我们还会增加投资扩大规模。

  日本不适合搞研发

  记者:拜耳如何定位OTC业务?未来在中国还有没有并购计划?

  康德:这个比较有意思。大部分跨国医药公司,他们比较集中处方药部分,拜耳公司想法不一样。我们觉得业务集中在处方药和OTC方面,还有动物保健,领域分散些,我们总公司风险比较低一点。因此我们想做OTC行业的领先者。

  拜耳和东盛的交易尚未完全结束,审批程序仍在进行中,未来如果有好的产品,拜耳仍会选择并购。

  记者:你曾经在日本先灵公司工作五年。请您评价一下日本的医药市场和中国的医药市场差别。

  康德:如果我们从医药公司的角度看,日本的市场价值是非常高的。日本的销售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很重视。但是现实销售,在日本的销售完全没有增长。

  而且我们发现在日本不可以同时开发产品,因为研发开发太慢了。所以大部分跨国医药公司宁愿选择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也不愿意设在日本。而且我最近发现,日本的公司也比较喜欢在中国做研发,因为在日本研发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开发的费用非常贵。这与日本的文化有很大关系,日本比较保守,有非常多的规则规定,效率低,很麻烦。中国很不一样,中国非常灵活,我感觉,日本和中国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