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哮喘患者不用怕,病情可以有效控制

2007-5-1 9:16 【

  我国是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上面有个哮喘学组,哮喘学组也制定了我国治疗哮喘的防治指南,2002年进行过修订,今年要重新进行修订。这个指南,应该是对我国从事哮喘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我们的医生及从业人员都要遵守和执行。

  截至目前,哮喘治疗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能发现哮喘是一个严重性疾病,这本是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所以我们在哮喘的治疗上,出现了非常大的变革或者说“革命”。现在针对哮喘的治疗,不光是对症,比如说哮喘喘息发作了,不是暂时缓解症状,而是长期的控制炎症,只有这样,才能把患者的反应降下来,患者病情不至于反复。就是说,抗炎治疗是哮喘治疗近20年最大的变化。

  在近10年,我们在国内、国际上做了很多的研究,推出了新的治疗方法,就是在吸入激素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另外一种药物——β2的激素(现在国际上首先推广的)。在一部分吸入中高剂量的患者中,目前这种治疗方法,应该是最先进的,我们正在全国推广。

  哮喘是不能根治的。我们强调是临床治愈,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临床控制。就像一个高血压病,一个糖尿病,一个冠心病一样要长期治疗,目的是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水平,防止和预防出现并发症。因为并发症会造成病人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时间缩短。目前我们的治疗方法是完全能够做到有效控制病情。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做了一个关于哮喘病控制现状的调查,数据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的哮喘控制比例只有5%。在不发达国家,就更低了。我们国家的数字显示,应用先进的治疗方法——就是每天吸入激素治疗的比例,低于6%,就是治疗推广不好,控制更不满意。

  2003年,国际上又做了一项研究,这个研究叫GOAL,就是目标。这个研究非常有意思,它的全球收集了几千个哮喘病病例,进行了一年的观察。这一年之内,全部是在医生指导下治疗的。就是说患者来了,符合观察的病例,我就给你用药。用药以后,不断地随访,起码进行三个月的随访,回来以后如果没达到控制,医生按照“指南”继续升级。如果达到控制了,就维持治疗;如果没有达到,就继续升级,药物加强。一年后,一个很重要的结果:大约近50%的患者完全控制了。所谓的“完全控制”,就是没有日间症状,也没有夜间症状,也不需要发作的缓解药物,也不需要开激针,甚至可以参加体育活动,近80%的人达到良好症状。

  这项结果出来以后,非常轰动。哮喘患者管理与不管理是完全两样的。去年10月份,国际把这个“指南”重新进行修订。从整个治疗目标上来看,就是一条,叫达到和维持哮喘的控制。

  现在,哮喘分级也不根据严重程度判断了,就根据你控制没控制来判断。分三级,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无论是未控制还是部分控制,就应该升级,直至达到控制,从这可以看出来,对哮喘控制的重视。今年世界哮喘日的主题和控制也有关系。我认为哮喘是能够控制的,让我们的患者认识到,哮喘这个病是应该能控制的,应该控制的非常好。

  哮喘是能够控制的。通过大家的努力,包括我们医务人员、患者,也包括全社会的努力,哮喘这个疾病,我们最终是能够战胜的。哮喘患者也应该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的工作、生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