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30年前相比,女性患癌症的年龄大大提前,30岁开始就将进入患癌高峰”——这是最近某媒体一篇报道中提到的“专家观点”。在已经人人“谈癌色变”的年代,这样的观点无疑带来了更大的震撼。但是,当《生命时报》记者以这个观点向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郎景和教授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教授求证时,他们都明确表示了对这种说法的质疑。
“近年来,女性肿瘤患者的人数的确在激增,在某些肿瘤上也体现出了年轻化趋势,但是相比40岁以后的女性来说,30岁依然属于相对安全的人群。当然这并不意味着,30岁左右的年轻人可以放松警惕,防患于未然永远是远离癌症的根本。”
某些肿瘤的确年轻化了
“诚然,随着生活观念、方式与环境的改变、职业与精神压力的不断加大,的确有一部分肿瘤越来越多地‘青睐’女性,甚至是年轻女性,比如宫颈癌、乳腺癌、肺癌等。”
石远凯教授介绍说,《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对女性肺癌的上升曾做过详细的报道,我国上海医学专家们根据近4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究其原因,可能与吸烟(包括吸二手烟)、接触油烟,以及遗传背景等有一定关系。而乳腺癌的上升则更是明确,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提高了3倍,正如英国《每日邮报》3月刊文所称的那样,高蛋白、高脂肪类的垃圾食品是导致此恶果的罪魁之一。此外,精神压力大、运动少、晚婚晚育、不生少生也为女性遭遇乳腺癌“添砖加瓦”。“更为可怕的是,过去何曾想过绝经前的女性会和乳腺癌‘亲密接触’,可现在,我手上就已接诊过好几个刚考上大学就被确诊为乳腺癌的年轻女孩。”
至于宫颈癌病人之所以会呈年轻化,郎景和教授认为,主要是因为很多年轻女性感染上了HPV(人乳头瘤病毒),这种病毒会导致子宫颈病变,引发宫颈癌。调查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小于35岁的宫颈癌患者只占该类患者的3%—6%,但目前数字是20%以上,平均发病年龄也提前了十几年!
各年龄段罹患不同肿瘤
郎教授表示,肿瘤事实上是需要所有女性关注的问题——不同的年龄,需要预防的病也不一样。器官会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失去“活力”,但肿瘤却不遵循这个规律:
比如,少年时期,不太容易长肿瘤,有的话一般发生在卵巢,如卵巢生殖细胞肿瘤;20—40岁的青年时期,一般患的是良性肿瘤,另外,这段时期会开始出现宫颈癌;40—50岁以后,女性进入妇科肿瘤的“多事之秋”,宫颈癌、卵巢癌、外阴癌等疾病开始越来越频繁地找上门来。
而至于其他肿瘤,石远凯教授认为,倒没有特别的发病年龄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看起来年轻人年富力强,可事实上,越年轻,病人的治疗效果越差,这在乳腺癌、胃癌上,表现得都比较明显。
35岁开始每年常规体检
虽然不能说女性到了30岁就面临着患癌的高峰,但并非说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能做的事情很多,而且越早做越好。”
郎教授指出,要预防妇科肿瘤第一杀手——宫颈癌,必须从30岁前做起。从癌前病变到真正发展成为宫颈癌,通常需要十年的时间。“我20多年前在加拿大看到,那边出现子宫颈病变的平均年龄是24岁,现在我们也‘接轨’了。不同的是,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普查工作做得好,大部分人走不到最后的那一步。相比较而言,我国还很落后。”
“常规体检也很重要,1/3癌症可以通过早发现早治愈,而且从35岁就应该开始了。”石远凯教授强调,女性朋友应每年做一次包括血生化、肝肾功能、血脂、腹部超声、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在内的体检,不用花很多钱,但的确能发现一些问题,如果觉得有必要,再作针对性更强的检查,这对早发现癌症很有好处。
此外,培养自检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远离癌症,都大有裨益。“30岁虽不是死亡陷阱,但却好比攀岩,不小心就可能掉进万丈深渊,可稍加注意,却又海阔天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