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小病拖,大病抗,重病等着见阎王”。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用这些顺口溜形象地描绘了广大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实际情况。
这些顺口溜都是任玉岭从身边的百姓那里“淘换”来的。
他认为这些顺口溜真实地反映了医疗改革中的一些问题。“中国的医疗改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过程中前进的。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医疗出现一些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即使有失误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没有必要掩饰。”
要解决“看病贵”、“看病难”,任玉岭开出了他的“大处方”。即认识上要向公益型转变;服务上要向广大百姓转变;投入上要由“锦上添花”向“雪中送炭”转变;经营上要向合理创收转变;管理上要由混乱、腐败向有序、廉洁转变。
“农民打不起喷嚏,城里人怕感冒。”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医学院教授王立东也用一句顺口溜表达了自己对“医改”问题的看法。他用简洁的语言将“医改”的目的概括为“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有能力去医院看病”。王立东建议,把各级医院的定位分成赢利性、公益性、慈善性等三大类,使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医院看病求医。
全国政协委员李连达则将发挥中医药卫生服务的作用作为“医改”的处方。他认为,中医药卫生服务投入少、成本低、疗效好,对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减轻国家和群众负担、促进医疗卫生改革的顺利实施均有积极作用。中医药在非重大传染病、慢性病防治、老年人、妇女儿童和亚健康人群的保健,以及建立重大疾病的康复系统和卫生经济学意义上,都具有很显著的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陶建华认为,医疗保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也是中国民众当今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医疗保健问题上,人们有许多怨气和不满,但是通过加强管理,可以促进解决这些问题。其中,医疗保健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委员们的处方有大有小,但他们都清楚自己的处方绝非百病包治的“偏方”。他们相信,只有群策群力,“医改”才能并一定能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