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国内首宗医药产品反倾销案初裁企业倾销

2007-2-3 10:57 【

  昨日,商务部公布了对进口磺胺甲噁唑(SMZ)反倾销调查的初裁结果,经调查,商务部初步裁定来自印度的进口产品存在倾销,并对中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

  根据初裁公告,自2007年2月1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印度的该产品时(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税则号39079900),应向我国海关提供15.2%~37.7%不等的保证金。

  这是目前为止国内医药企业提起的首宗倾销调查案,自商务部2006年6月立案,至今历时半年多。

  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的企业是国内最大的磺胺甲噁唑生产商西南合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00788.SZ,下称“西南药业”)。磺胺甲噁唑是生产磺胺类抗菌药的重要原料药,主要用于生产片剂、颗粒剂等药物制剂。西南药业生产的SMZ大概占了国内生产总量的90%以上。

  根据商务部的调查,在产业损害调查期内(2002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印度出口到中国国内的SMZ加权平均价格分别为6263.64美元/吨、5397.66美元/吨、5557.96美元/吨和6813.13美元/吨。2003~2005年,印度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13.83%、增长2.97%和22.58%。

  调查期内,被调查产品的销售价格一直低于国内同类产品价格10%~21%,由于印度进口产品占了国内进口产品总量的99%,占国内市场份额接近50%,其低价对国内同类产品产生了冲击,2003~2005年,国内同类产品销售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7.38%、1.27%和增长12.79%。

  由此导致的一个后果是,2003~2005年,国内产业亏损分别比上年下降68.57%、增加17.97%和下降35.42%。调查期内,国内产业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针对于此,商务部初裁确定印度两家主要进口厂商Virchow Laboratories Limited和Andhra Organics Limited的倾销幅度分别为15.2%和37.7%,这两家企业都存在采用关联交易降低原料采购价格从而将产品低价倾销至中国的行为。

  针对商务部的初裁结果,西南药业原料药销售部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结果是比较合理和正常的,公司对此抱着平静的心态。

  “这为国内医药企业利用反倾销调查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开了一个好头。”健康网原料药研究员巴艳凤则对记者说。与国内目前罕见的提起反倾销调查相比,中国医药产品在国外却屡遭反倾销调查,据统计,1990年到2004年间,我国医药类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43起,主要立案国及地区是印度、欧盟与美国,其中印度发起的反倾销调查起数最多,占总数的一半之多。

  在原料药领域,大宗原料药如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柠檬酸、糖精等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最为频繁,而中国与印度由于同属原料药生产大国,产品结构多有相同,导致双方在贸易上的摩擦常年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