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12月5日13时左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余虹从自己家所在的北京世纪城小区10层跳下身亡。
事件二:12月7日下午6时左右,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世立被发现在家中自缢。
自杀前至少服了5年安定类药物。
12月15日,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主办,香港李家杰珍惜生命基金支持的“心理危机干预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健康时报记者获悉,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有28万之多,每年因自杀而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儿童达到16万余人。
与西方自杀致死者95%患精神障碍不同,我国自杀致死者中1/3不存在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无精神障碍的比例更高,达到60%,不少自杀的人是由于压力过大、情绪冲动使然。37%自杀未遂者自杀前考虑时间不超过5分钟,60%考虑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危机干预的可能
自杀是解决的手段而非目的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系主任、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季建林教授说:自杀,一个都嫌多。对于非精神疾患的自杀者来说,自杀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为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选择了自杀作为解决方式,所谓“一死了之,一了百了”。这也给危机干预提供了可能。我们应该让自杀者认识到,除了自杀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这是危机干预的重点,让当事者认识到不是死路一条,就可以挽救生命。
危机干预的策略
把远大的理想变成具体目标
季建林说,当一个人自杀时,人们往往关注的是他自杀前一刹那发生的事情,也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其实,压力有一个累积的过程。
季建林说,比如说一个人能挑50公斤的东西,给他100公斤肯定会压垮,但是给他25公斤的一袋米,给4袋,从一楼搬到三楼有问题吗?他背了一个25公斤,再背一个25公斤有问题吗?他的能力是50公斤,两个25公斤没有问题。可是,如果前面的50公斤没有放下,再背会怎样?再加一个25公斤上去,他倒下了。这时人们会说,是第三个25公斤把他压垮的。
其实,第三个25公斤是促发因素,根本上是前面还有两个25公斤没卸下来,叠加在一起造成的。
季建林说,这就存在一个压力分担的问题。物理学当中有一个力的分解,一个人背100公斤,如果变成两个人抬,对每个人则是50公斤,如果四个人拎每人只有25公斤,这是物理学中力的分解。
压力的分担也是这样,如果自己扛是百分之百的压力,百分之百的痛苦。如果讲出来其他人可以跟他分担,痛苦的分担就是压力的分解。很多自杀者心理是失衡的,如果期望值太高,自身应对能力不够的话,很容易自杀。在干预当中怎样把期望值降下来,把他大而远的理想变成小而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让他看到希望,而不是一味的焦虑。这就是危机干预的策略。
危机干预的技术
积极地倾听对方的叙述
季建林说,危机的意思包含两个,一个是危,有生命危险,一个是机,挽救生命的机会。
季建林说,基本的危机干预技术,不复杂也不简单,就是积极地倾听对方的叙述,让他把内心的痛苦讲出来。
具体有六个步骤:第一,明确他目前的问题是什么,是遇到了什么样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想到了死。第二,保证对方的安全。第三,给予适当的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第四,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第五,制定计划,去行动、验证。第六,得到对方一个口头或协议的不自杀的承诺,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不再付诸行动。自杀往往是冲动性、缺乏理性思考的行为,倘若我们能在事发前一刹那阻止当事者付诸行动,则相当一部分企图自杀者可以避免自杀的实施,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增加生命的机遇。
危机干预的方法
列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途径
怎样帮助试图自杀者解决问题呢?了解和澄清问题的性质,并列出所有的问题。可能有婚姻问题,也可能有经济问题、抑郁症问题等等,不怕问题多,就怕没发现。
把问题列出来,让患者挑选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抓大放小,围绕最重要的问题,帮患者考虑各种可能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点很多人忽略了,当事者只想到除了死没有别的方法,就想怎么死。你要告诉他,除死以外还有很多选择。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出家或遁世等,都是一了百了,但至少是活着的;还可以到一个地方旅游,或者干脆辞职……总之,让准备自杀者找出一个能试试看的方法,不行再选第二个、第三个。把他从整天想“如何死”,变成“各种各样的方法尝试做”,把消极自杀的念头变成如何解决现实的问题。
季建林说,危机干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而且有必要的生活经验。对于有不同生活经历的个案来说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还要保持充沛的精力、体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