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食疗,后用药 患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尽量先用食疗方法调理。特别是糖尿病、肝胆和胃肠道患者,应重视饮食调理、保持营养均衡。食疗不理想者,还可配合理疗、按摩、针灸等非药物疗法,最后才考虑药物治疗。
先中药,后西药 相对而言,中药的毒副作用比西药小,治疗慢性疾病应首选中成药。只有西药确有特效且副作用较小,才考虑先用西药。
先外用,后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剌激,能外用药治疗的疾病,尽量先外用药。比如皮肤病、风湿疼痛、扭伤等,可先用具有消炎、消肿、解毒、镇痛等功效的外用药,最好少用抗炎、镇痛等内服药物。
先内服,后注射 有的中老年人总认为注射或输液疗效好。其实,很多疾病如胃肠道疾病等,口服药能很快通过胃肠道消化吸收,而且对胃肠黏膜炎症、溃疡面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其疗效并不比注射和输液慢。反而是注射和输液,很容易引起输液热源反应、过敏反应、局部肿胀和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内服药如能缓解病情,就不要进行注射和输液。
先老药,后新药 常用的“老药”多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疗效肯定。新药虽在某一方面疗效独特,但应用时间较短,其毒副作用还没有完全被大家熟知。因此,中老年人患病,还是先用“老药”,如果疗效不理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新药,剂量先从最小剂量开始,以减少毒副作用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