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职业女性 生不生孩子?

2006-8-23 18:22 【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职业女性就业难问题成为代表们讨论的焦点,不少女性代表认为,目前我国生育保障制度的进展缓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成为目前我国职业女性平等就业的一个主要障碍。

  最近, 南京一公司招聘一名财会人员,招聘负责人在面试时向应聘者提出,必须5年内不得怀孕,否则将不予录用,为了防止口说无凭,对方还提出将以书面的形式签订一份协议,一位女应届毕业生因为求职心切答应了这个要求。单位的解释是,公司原来录用的一名女会计,可不到两年就怀孕了,给单位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这次提出这样的招聘条件实属无奈。

  因为生孩子,不得不被单位“排挤”掉;因为工作节奏快等原因,职业女性生孩子的年龄不断延迟;有的女性为了得到一份好工作竟然横下一条心同意单位提出的五年之内不许生孩子的无理要求。如今,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生不生孩子成了令职业女性的生活和事业冲突的焦点。

  一些企业要求女职员在一定期间内不得怀孕已成为不成文的规矩,有的企业甚至规定10年内不得怀孕,理由是生育子女而离岗养孩子影响企业工作的连续性,增加了单位的成本支出。有的企业甚至实行单位内部生孩子需要排队等号。

  职位孩子难两全?如今年轻的职业女性面临着两难选择:要孩子,就失去现在的工作;不要孩子,保住工作,但要面对丈夫及家人的强大压力。“女人,特别是一个白领,要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还要保住得来不易的工作,真不容易。”张小姐一脸苦闷。作为一家医药外企的部门主管,好容易做到这个位置的她,说这话时仍在紧张地整理着下属交上来的报表。眼看着就33岁了,她仍然怕生孩子“挤”掉事业。

  要孩子还是不要?如果要的话什么时候要?工作怎么办?与张一样,更多的都市女性陷入其中苦恼不堪。

  有数据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消费先导城市中,中青年女性对于“即使结婚也不要孩子”赞成的比例为24.7%,高于总体平均水平及中、老年女性的比例,而文化程度越高,表现得越明显。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过了30岁未当妈妈的职业女性正在为“要不要孩子”焦虑。她们都有令人羡慕的工作,有很高的教育背景。她们不是不想要孩子,而是不敢要。

  一些事业发展前景良好的年轻女性,生怕生育会使自己失去目前来之不易的职位。这些独立意识强烈的现代女性不愿为此回到经济上依赖男性的家庭中,同时也是为了规避经济上依靠男性所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从而无法实现自己事业发展上的理想。女性所能得到的就业机会本来就比男性少,更何况是发展前途良好的机会。所以,当年轻的职业女性要选择生育的时候,她放弃的可能是一生中惟一一次事业成功的机会,机会成本之高,自然让她们望而却步了。

  在日前举行的妇女九大上,女性就业难问题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有关数据显示,从1996年开始,我国城镇妇女的就业率开始呈下降趋势。到2000年末,全国城镇单位女性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减少了1477.7万。

  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同样面临诸多困难:尽管有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女生比例已达44%,基本上撑起了校园的“半边天”,但就业的机会却远远低于男生。“妇女正在成为中国就业压力最大的人群。”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谭琳代表说。

  “我国法律中虽然规定了男女享有平等就业权利,但由于操作性不强和缺乏罚则,对就业歧视未能起到有力的遏制作用。”夏吟兰代表指出。

  “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仍然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着影响。”谭琳代表认为,现在部分用人单位对女性的能力和价值认识有偏差,过分夸大生育、养育、更年期对女性就业的负面影响,加剧了妇女在就业竞争中的不利处境。“妇女就业与再就业难,固然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密切相关,但是传统的社会观念对许多人,特别是相关决策者和管理者仍有相当大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