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姓们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下,医院的CT、MRI(核磁共振)等大型检查设备的配置被认为过多,医院也有诱导患者做不必要检查的嫌疑。在这种形势下,有的地区甚至提出3年内不增加1台CT和MR I.人们带着怀疑的目光审视我国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
配置过度吗
有专家认为,提出3年内不增加1台CT和MRI,未免矫枉过正。
我国的大型医疗设备是不是数量过多、档次过高?根据世界经合组织公布的数据,每百万人口CT和MRI的拥有数,美国为34台和25台;日本相应为93台和35台,土耳其为7.3台和3台;捷克为12.6台和2.4台。中国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据专家估计,仅为4.5台和0.7台。从装机质量上看,日本的设备以普及型、中档设备居多,美国则有60%左右是高档设备,中国80%还属于普及型。相比较上述这些国家,中国的拥有率还是比较低的。
但是为什么配置率不高却被人广为批评呢?有卫生经济学家指出,这是因为大型医疗设备的分布太不均匀了,很难说数量是多了还是少了。更深层次的症结应该是资源分布不合理,大城市、大医院配置过多,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及农村医疗市场却不够。其实,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本身就是我国医疗卫生技术力量分布不均的共生物。
为什么集中在大城市
有人举例说,2004年,64层CT首次在北美放射学年会上亮相后,短短10个月,北京地区就有15家医院装机,是不是太多了?就这个装机数是否合理,记者请教了北京两家都配有64层CT的两家医院放射科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科主任李坤成说,我国与国外多有不同,发达国家地区间的差异比较小,病人就近治病。而北京可以说是为全国患者服务的,北方的病人甚至全国病人都来此看病。北京的医疗资源50%为外地患者服务,宣武医院就有一半的病人是外地的。还有的医院甚至90%以上的患者是外地的。在面对全国患者的情况下,北京配置15台64层CT多不多呢?你去看看,这些高端设备的使用率是非常高的,而且接受核磁和CT检查的病人阳性率也都符合卫生部规定。说到是不是存在过度检查的现象,李坤成认为,有的中小医院设备使用人员的素质达不到要求,就会出现设备滥用现象。再者,发达国家什么病该做什么样的检查是有规定的,不按照规定检查,保险公司就会拒付医疗费。但我们还缺少这样的规范,医院想怎样做就怎样做,所以也不好说检查是否过度。
北京医院放射科主任周诚说,过去诊断冠状动脉狭窄要插管做心脏造影,这是有创伤的检查。而现在64排的CT避免了这种有创的检查,几秒钟就可以显示得很清楚。先进的设备减少了病人的创伤,有条件的医院为什么不买呢?但是有的县医院都买了64排CT,这就值得商榷了,64排CT主要是解决心脏的问题,能做能看还要能够治疗,县医院的技术力量还达不到这种要求。此外,对百姓反映的检查费用贵也要好好分析。买化妆品贵不贵?动辄几百元上千元,但她也会买。做个乳腺检查300元就嫌贵了,比起化妆品来一点也不贵啊。
大型设备不等于高档设备
作为医疗设备的供应商,通用电气全球副总裁、通用电气(中国)医疗集团总裁陈治博士认为,应理性评估大型医疗设备的区域规划和数量,中国大型医疗设备的拥有率仍然偏低。他说,大型医疗设备并不是“看病贵”的直接原因。事实上,大型医疗设备也分很多档次,大型设备不等同于高昂的投入。他分析说,不应该把宝贵的医疗费用花在病人临终前的七八个月,但我们往往是这样做了。实际上早期诊断对病人来说是非常科学和经济的,早诊断就必须要有些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尤其是影像学的发展已经可以早期诊断一些对人危害很大的疾病。比如,临床得出的数据显示,1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95%,约70%的患者可以选择保留乳房的手术,患者用于治疗的费用也控制在平均1万元左右,而4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6%,约为1期的1/6,且治疗费用超过10万元。如果早期发现使患者获得早期治疗,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两种选择孰优孰劣呢?但他也认为,从长期讲,大陆医疗设备总量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将比2000年翻两番,这是国家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医疗设备区域规划的发展也应该要和这个经济发展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