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第一课
宝宝要知道:
·刷牙是自己的事:爱子心切的妈妈总会以为宝宝还小不懂刷牙,便天天替他刷,其实这样容易养成宝宝依赖的习惯。折衷一点的方法是,无论如何让宝宝学会自己刷,即使他们刷得不够干净,再动手替他们补刷。并且还可以同时告诉宝宝,他刷牙的错误和遗漏的地方,提醒他下次避免。这样一天一天地督促和坚持,可以让孩子从小开始就建立起每天起床及睡前刷牙的好习惯。
·我两岁半了,我要自己刷牙了:开始,妈妈要替宝宝选择小号的牙刷。每日早晚两次,妈妈站到宝宝身后,手把手教宝宝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表达能力,只要妈妈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地耐心指导,宝宝绝对可以很快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我三岁了,我要天天刷牙:从3岁起,宝宝已经过半年的过度期训练,应能独立完成刷牙动作了。但此时的宝宝还很顽皮,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平时还要起监督指导作用,使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样才能使宝宝拥有一副健康美丽的牙齿。
宝宝跟妈妈一起做:
·挑牙刷:选择合适的儿童牙刷,以6岁以下的宝宝为例,牙刷的刷头长度需相等或小于一个2分硬币的直径,刷毛要以柔软为主。
·挑牙膏:使用含氟化物(Fluoride)儿童牙膏,因当中的氟化物含量较少,而每次使用的分量只需要大约1颗青豆般大小就足够啦。
·预备开始:引导宝宝把牙刷斜放及轻压在牙齿与牙肉间的地方,以2到3颗牙齿为一组, 每组各前后移动10次左右,确保能够清除牙齿与牙肉沟内的牙菌斑。
·先刷牙面:顺序地清洁每个牙面,包括:外侧面、内侧面及咀嚼面。可以先从上、下排牙齿的外侧面开始清洁,再刷上、下排牙齿的内侧面。
·别忘了咀嚼面:最后还要把刷毛放在上、下排牙齿的咀嚼面上,前后移动地刷。
·力度要控制:对于宝宝娇嫩的口腔,刷牙力度一定要适中,不宜太用力,避免弄伤牙肉。
·一天两次:学刷牙的时候,妈妈最好要陪伴宝宝一起刷牙,建立早晚刷牙的习惯。
·补刷一下:由于宝宝的手部小肌肉仍在发展阶段,因此双手未必可灵活地清洁口腔内每颗牙齿,他们只会集中清洁咀嚼面及部分外侧面的牙齿,较易忽略内侧面。因此,妈妈需要每天晚上替孩子补刷牙齿一次,确保牙齿刷得干净。
·牙线:建议妈妈教导孩子认识、了解和使用牙线,彻底清洁牙缝之间的污垢。
课后妈妈还要注意
·定期检查:妈妈必须从小就培养宝宝定期前往牙科诊所接受检查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但能让牙医及早发现蛀牙,防止龋洞的形成。更可让牙医观察小朋友牙齿生长的模式及次序,假如情况不够理想,也可提早进行轻微矫正治疗。避免日后需要为整副牙齿进行矫正治疗。一般来讲,定期检查牙齿,0~5岁时每隔2~3个月检查一次,6~12岁时每隔半年检查一次,12岁以上每年检查一次。 宝宝出现小乳牙早失时,赶快带到牙科做牙齿间隙保持,不然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出现反颌、牙列拥挤、牙齿错位等情况,也应及早去口腔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快矫正过来。
·防止蛀牙:首先,避免让小宝宝吃大量糖果。因为在我们的口腔里面,其实生长了很多细菌。如果刚吃完一大盒美味的糖果,口腔里面的细菌就会将糖分转化为酸性物质,并且寄居在宝宝的牙齿上面,慢慢侵蚀牙齿,造成蛀牙。 假如宝宝真的有时候需要吃零食,妈妈应该考虑更多地给宝宝一些天然食物,像芝士及水果之类的。
创伤护理
·最要紧:妈妈要记得在任何时候最重要是保持冷静。
·牙齿折断或撞碎:要尽可能带全部碎片立即去看牙医,让牙医重新将碎片组合。如果同时撕伤了软组织,例如口唇、面颊粘膜或舌头,牙医会及时检查伤口,看看有没有碎片藏在伤口里。即使没有碎片,妈妈也要立即带宝宝去看牙医,因为折断了的牙,很有可能会出现敏感,而更有甚者假如牙齿的末端神经受细菌感染,还会引起剧烈疼痛。
·乳牙脱位:不要让宝宝自己摇动要脱落的乳牙,否则很有可能会伤害牙床里正在生长的恒齿。
·碰掉恒齿:最重要的是立即将牙齿正确地放回原位。如果不知道正确的位置,可先用盐水或牛奶(不可用水)冲净牙齿,但切切记得不要接触或洗刷牙根,否则损坏了牙根上的细胞,就会大大减低牙齿植回牙床的机会啦。同时,要立即去看牙医,让专业的医生帮助宝宝在最快的时间内把牙齿植回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