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在夏季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促使胰岛素的分泌量比其它季节多,加上夏季气候炎热,能量消耗较多,相对消耗的血糖也增多,夏季是一年中血糖水平最低的时期,糖尿病患者容易误解为血糖下降了,可以减服降糖药。对此,糖尿病患者切不可盲目减药,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降糖药的剂量,力求控制血糖水平达到或接近正常值。
良好心态保长寿
患了糖尿病以后,有一个良好面对的心态是很重要的,有些患者认为糖尿病无法根治,或因为畏惧治疗,因而采取我行我素、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对治疗丧失信心,不积极配合治疗。其实,临床实践证明良好地运用现有的治疗方法,坚持综合治疗并将各项指标控制达标,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同样长寿。所以,应该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少生气,使身体的各种激素保持平衡。
同时要重视非药物治疗,一味地依靠药物,往往降糖效果不理想。糖尿病的发生是在一定的遗传和环境背景下,由不良的生活习惯、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所致的。因此,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消除肥胖、劳逸结合、调适心理、锻炼身体、戒烟限酒等非药物疗法,有着极为重要的防治作用。有些轻微的糖尿病患者甚至单用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也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当Ⅱ型糖尿病被发现时,机体正处于功能代偿的边缘阶段。这时如果能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积极减肥,身体完全可以恢复常态,并使血糖恢复正常。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治疗糖尿病,并且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活过百岁也能成为现实。
根据体重选用药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是因为营养过剩而患病的,所以一般体型是超重,甚至肥胖的。由于磺脲类和胰岛素治疗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体重的增加,所以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来说,原则上不应再选择这些药物,以免引起体重的进一步增加,不利血糖的长期控制。更重要的是,肥胖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患者比体重正常者更容易并发其它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因此,对于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应首先考虑选用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华止)。
对于体型正常的患者来说,控制体重同样重要。由于糖尿病是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人体内脂肪、糖的代谢受到很大影响。而脂肪、糖代谢的异常会使脂肪堆积,形成超重,甚至肥胖,这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都是极其不利的。因此体型正常的患者也应该积极控制体重。
由于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能促进血糖的转化吸收,有一定的增加体重的功效,因此体型偏瘦的患者可选用磺脲类药物或其它降糖药合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并发症预防时关注
我们常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因此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及早治疗是糖尿病的重点。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主要及最早看到的眼部并发症。糖尿病病程在5至10年以上发生眼底病变的能占到50%以上。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本方法。不妨使用见效比较快的口服降糖药,必要时再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以避免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此外,控制住血压也能预防高血压对视网膜循环的有害影响。对没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人,要每年检查一次眼底。有背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人,更要每隔2至4个月查一次眼底,并及时做眼底造影检查。
上要注意眼睛,下要注意脚,多年患病以后,糖尿病使脚神经敏感性减弱,患者会很少感觉到鞋子与脚皮肤的磨擦。检查脚与鞋磨擦处有无红斑现象,查看有没有硬皮斑,鸡眼,胼胝以及脚部破裂和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