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排卵障碍与促排卵治疗(三)

2006-5-21 13:57 【

  3.GnRHa-HMG(FSH)—HCG疗法

  1984年开始,促性腺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agomist,Gn—RHa)被应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VF-ET)的超促排卵治疗。除此之外,它还被应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性早熟、前列腺癌等疾病。GnRHa是一种GnRH的九肽诱导体,其半衰期长(约80rain),与受体结合率也明显增强,其活性也比GnRH大100倍。给药初期(给药4h后)便会出现一过性的LH峰,此称其为暴发效应或升调节。长时间持续给药后由于垂体细胞受体被耗竭,促性腺激素(Gn)分泌低下甚至被抑制,此称其为脱敏感作用或降调节,临床上通过调整给药方法,来利用其两种不同生物效应。

  (1)应用方法

  长周期法:是利用其降调节的作用方法,目前多采用体外受精的前期黄体中期或本周期月经开始后给Buserelin600—900ug/d滴鼻,直至注HCG为止。一般给药2周,血清E230pg/m1以下时再给HMG或FSH促卵泡发育,待卵泡发育达18mm以上时注射HCG诱发排卵。本法可完全控制早发LH峰。

  短周期疗法:月经开始后用GnRHa直至注射HCG为止。月经第三天开始用HMC/FSH225~300U/d,此法利用了升调节作用,又抑制了内源性LH峰的出现。

  超短周期疗法:利用升调节作用不能抑制内源性的LH峰。月经开始即给GnRHa3~4天,接着给HMG/FSH,直至注射HCG.上述3种方法均需黄体支持疗法(HCG注射)或黄体补充疗法(孕激素补充)。

  (2)适应证:

  ①IVF-ET长周期疗法可抑制内源性早发LH峰和早期黄素化,增加排卵率和妊娠率,因而目前多被用于IVF—ET。

  ②PCOS患者体内LH水平高,超促排卵时妊娠率低,易发OHSS,应用GnRHa后可抑制早发LH峰,提高妊娠率。也有报告GnRHa-FSH疗法可有效降低OHSS发病率。

  ③早发闭经:此类患者体内垂体促性腺激素(Gn)水平较高,应用GnRHa可使血中Gn水平正常化,因而解除了长期高水平Gn对其受体的抑制状态,继用HMG有时可收到促排卵的效果。

  有报道称:单独应用HMG或纯FSH-HCG疗法无排卵或有排卵不妊娠病例,或原因不明不孕病例,采用GnRHa疗法后取得较好疗效。

  (3)该疗法的优缺点

  优点:

  ①可抑制内源性早发LH峰,减少体外受精失败;

  ②HMG或FSH投药开始时间可人为控制,因而便于实行固定采卵日法,避开休日;

  ③对Gn低反应的病例可利用升调节作用,有时可得到促排卵效果。

  缺点:

  ①长周期法HMG/FSH给药量大,给药时间长;

  ②卵巢囊泡的发生率高;

  ③OHSS发生率高;

  ④均需黄体支持或补充疗法。

  (4)副作用:

  ①囊泡形成:GnRHa给药后大量Gn分泌的结果导致早期卵泡发育,形成囊泡,它防碍了正常卵泡发育。此时可采用B超指导下穿刺吸出内溶液或等待囊泡缩小后再给HMG/FSH。

  ②OHSS发病率较单独应用HMG多,要反复用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状况,决定可否给予HCG注射。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