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心理疲劳对高考的负面影响(二)

2006-5-20 17:34 【
  ■如何消除心理疲劳

  1.明确奋斗目标,激发自信心。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解个人阶段性的奋斗目标,用不断取得的小成绩激励自己,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恢复自信心,在愉快的情境中消除身心疲劳,学好各门课程。

  2.正确对待社会舆论,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将个人理想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跳出自我设计的小圈子,培养对社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正确对待升学,社会舆论,个人的成败、荣辱,从而提高自我心理的调节能力。

  3.改善营养,保证睡眠,适当开展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

  4.提请教师减少作业量,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题海战术只能造成心理疲劳与学习效率降低的并发症。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大胆要求教师适当控制作业量,突出重点和难点,精心选题,做到精讲精练,提高复习效果,减轻学生身心负担。

  5.发展良好的个性,营造积极的人际关系。

  内向、缺乏自信心、疏远集体、忽视人际关系沟通的学生遇到困难容易情绪低落,心理疲劳。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努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形成开朗、自信、热情并乐于助人的良好个性,积极关心和参加班集体活动,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这会增强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并以高昂的斗志、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去迎接高考的挑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