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糖尿病直逼孩子们

2006-4-8 9:41 【

  7月的一个中午,11岁的小姑娘赵欣(化名)正在老师家里补课,突然觉得头晕起来,同时感到一阵阵恶心。老师赶紧让她休息一会儿。谁知道躺了一阵,症状没有减轻,反倒加重了。老师给赵欣家里打了电话,她的父母赶来后,把她送到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送到医院时已快到傍晚,小赵欣开始呕吐、肚子痛,难过得直哭。急诊科的大夫看了她的情况,按常规查了血、尿。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一个年仅11岁的孩子,血糖值竟然大大超过正常标准!大夫连忙给她打胰岛素稳定了血糖,初步诊断患的是糖尿病,然后将她转到了神经内分泌科。听到医生的诊断,赵欣的父亲罗先生根本无法相信:“糖尿病都是40岁以上的人才得的,我的孩子才11岁,怎么会得这种病。”

  在神经内分泌科的病房里,大夫立刻对孩子进行了血糖监测,同时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这时,在抢救室里,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的孩子因严重酮症酸中毒被送进急救室,家长急得在外面踢门,护士拦都拦不住。看到这种情形,罗先生禁不住心里发毛:如果那里面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办?

  检测结果出来了。连续8次的空腹血糖监测,小赵欣全部超标,最终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而且医生在检测了糖化血红蛋白后认为,孩子的糖尿病“病史”至少在3个月以上。

  2型糖尿病困扰各国儿童

  当记者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知新谈起小赵欣的情况时,她叹了口气说:“现在,患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孩子越来越多。”以前2型糖尿病患者很少,即使患病也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人。但现在,二三十岁的患者很常见,很多人年纪轻轻就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在美国,20年前,低龄糖尿病患者中只有2%的人属于2型糖尿病,而现在这个比例已经增长到45%。在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等地,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日本新发现的糖尿病低龄患者中,有80%患的都是2型糖尿病。

  张知新大夫告诉记者,1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β细胞先天发育不良,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造成的。而2型糖尿病又称多基因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胰岛素。这种病的致病基因潜藏在身体里,等到人的饮食起居、身体状况达到“要求” 时,它就会现身作怪。因此,2型糖尿病发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状态。

  生活好了,2型糖尿病来了

  小赵欣被确诊后,作为父亲的罗先生最后悔的就是太放纵孩子的饮食起居了。他告诉记者,赵欣虽然身高有1.59米,但体重在住院前达到了150多斤,是个名副其实的“小胖墩”。她平常吃得多、“吃什么都香”,而且不喜欢运动。罗先生总想着孩子虽然胖点,但年纪小,能纠正过来,但当检测结果出来后,他只能后悔莫及。

  《中华儿科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一些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病(如2型糖尿病等)的发生率也明显提高。张知新大夫告诉记者,她曾在一个月里接诊了十几个患2型糖尿病或高胰岛素血症(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第一步)的孩子,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肥胖、不爱动、吃饭快,而且吃肉、吃油多。

  最近,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内分泌学家考夫曼在《肥胖糖尿病》一书中指出,肥胖在儿童2型糖尿病致病因素中名列榜首。考夫曼形容道:随着美国孩子的腰围不断增长,2型糖尿病“像海啸般冲过来”。

  儿童糖尿病易被忽视

  “孩子最近老口渴、爱喝水,我们早该注意了。”罗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到孩子身体出现的变化,才导致女儿突然发病住院。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儿童糖尿病的认识,很多人对孩子出现的症状“视而不见”,不少孩子甚至是在看其他科的门诊时被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的。张知新大夫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一位陕西女医生在北京进修期间,由于家中没人做饭,她的儿子就老跟着爸爸下馆子。后来孩子到北京玩,女医生发现他的脖子后面发黑。开始以为是污垢,但怎么擦也擦不掉,于是赶忙去中日友好医院看皮肤科,化验结果出来后,竟然是高胰岛素血症。“这叫黑棘皮症,与2型糖尿病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张大夫说,“一个医生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更别说其他老百姓了。”

  专家指出,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减轻。小赵欣的体重在患病后就减了20斤。此外,还有易疲劳、易怒以及视物模糊等症状。另外,儿童糖尿病患者还有一些特殊症状,如肚子痛、头痛以及行为障碍等,有75%的小患者有黑棘皮症。同时,美国糖尿病协会对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了定义:

  1.年龄和体重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年龄为10岁以上或青春期提前到来;身体质量指数(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超过27。

  2.以下情况具备两种以上者:家族有2型糖尿病病史,出现胰岛素抵抗以及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表现,如黑棘皮症、卵巢囊肿、血压升高及血脂异常等。高危人群应每两年筛查一次。

  张知新大夫说,儿童糖尿病和成人不同,它会给孩子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如:心脑血管疾病、肺活量变小、出现脂肪肝甚至肝硬化等;其次,孩子会发育得比较早,男孩将来可能产生性功能障碍、女孩容易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等症状;另外,由于糖尿病还无法根治,孩子从小就得接受治疗,这会给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危害这么大,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2型糖尿病能控制

  记者了解到,在治疗小赵欣的过程中,医生除了控制饮食结构外,还经常让她在病房走廊里进行散步等运动。经过治疗,她两个星期就出院了。采访结束时,罗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听从了医生的建议,让女儿多吃青菜、少吃肉、多运动,现在赵欣的病好多了,已经由注射胰岛素转为口服降糖药。

  张知新大夫告诉记者,她们在治疗2型糖尿病小患者时,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1.实行分餐制:比如主食和肉食减掉1/4—1/3;

  2.加大产出:让小患者进行游泳等运动,但运动强度不能太大;

  3.药物干预。她说,除了孩子自己努力,家长们的观念也要改一改。很多家长现在还不把“小胖墩”当回事,只要孩子要求,就经常带他们去吃洋快餐。“要改变儿童的生活习惯,首先得从家长做起。”张大夫语重心长地说。

  谈到对儿童糖尿病的认识,曾在日本留学的中日友好医院周忠蜀教授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就已经很重视儿童糖尿病的防治。每年小学一开学,校方就要给孩子查血糖。到了假期,有关部门会组织被查出患糖尿病的孩子,和心理、儿科、营养专家一起参加夏令营。在夏令营里,专家们会教这些孩子如何锻炼、给自己查血糖以及给自己注射胰岛素等。周教授本人就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他说,活动中,孩子们被组织起来爬山、游泳、做体操、打网球。组织者还会让孩子们进行野炊,教他们怎么做适合糖尿病患儿吃的菜。在这样的实际操作中,孩子们很快就培养起了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平时独自上街,他们会在身上戴一个小牌子,写上自己的大概情况,然后再带一包葡萄糖粉,一旦发生昏迷等情况,医生会很容易知道他们患的是什么病,然后进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