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3

2006-4-12 13:22 【

  C.电刺激

  骨盆底肌肉复健(rehabilitation)包括了主动运动(凯格尔运动)及被动式运动。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即属后者。虽然主动运动效果良好,但是对于无法正确、有效执行骨盆底肌肉收缩的病人,电刺激不失为一种选择。

  电刺激同时可以治疗应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利用不同的频率,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当设定为低频(12.5Hz)时,可以刺激pudendal nerve,使骨盆神经(pelvic nerve)反射降低,从而达到降低膀胱逼尿肌敏感性,增加膀胱容量的目的。根据Cleveland clinic的Rodney A. Appell医师的论文指出:施以低频率(5-10 Hz),中等电流(<20mA)可以得到45%至91%的效果,更一步追踪调查发現,约有1/3病人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Payne等人的论文指出,有20%接受电刺激的患者能完全干爽,不再有急迫性尿失禁,另外有37%患者有明显改善。

  当频率设定于50Hz时,可使骨盆底肌肉收缩,增强力度,达成与主动运动(凯格尔运动)相类似的效果。如果病人为混合型尿失禁,可以早上、晚上各设定不同的频率。根据Smith等人指出,电刺激用于应力性尿失禁有66%病人有明显的改善。

  D.辅助器具

  如果病人不愿意接受骨盆底肌肉训练等长期治疗,或是治疗无效,一些辅助器具可以暂时改善尿失禁的症状,特別是病人外出活动、旅行时可以提供莫大帮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辅助器具只用于应力性尿失禁,对于急迫性尿失禁的患者不适用,甚至可能因为刺激而造成病情恶化。

  1.Introl(Bladder neck support prosthesis):子宮托的设計,置入于阴道內,將膀胱颈托高,减少腹部用力时压力的传导。对于Type II (hypermobility of bladder neck)应力性尿失禁的病人有较好的效果。

  2.Reliance Urinary Control Insert:是一种置于尿道口的裝置,在病人排尿前必须先行取下,待排尿后再裝回去。文献指出80%的使用者能完全干爽,但24%病人会有血尿,30% 在12个月试用期间发生有症状的尿路感染。对于「膀胱颈过度移动」及「內括约肌功能不足」两项病患均有治疗效果。

  3.Fem Assist (urethral occlusive device):置于尿道口的帽状物,设有不同尺寸。使用时擠压帽状中心部份將空气排出,再將之“吸附”于尿道口。Moore等人论文提出,在97个使用者一个月测试中,只有13%不愿继续使用,完成测试的患者中,47%不再漏尿,33%有明显的改善。而且此裝置不仅对轻度尿失禁有效,对严重症状患者也有良好效果。

  4.Fem-Soft:是一种小型可扔弃式,液体填充式的袖状物,具有安全性高,使用舒适等特质。患者必须將Fem-Soft自行塞入尿道內,以避免尿液漏出。

  仍有新的尿失禁治疗方式不断提出,虽然许多技术仍在起步中,未来的发展仍令人期待。

  尿失禁的诊断与治疗是繁复的过程,它可能涉及病人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況、心理层面、家庭成员的互动;更可能需要社区医学、居家护理、复健科、妇产科与泌尿科共同合作,才能给予病人完整的评估与适切的治疗。可惜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之下,临床医师多只能提供“开刀”或“吃药”的选择,至于其他的“非手术治疗”。不仅需耗费医护人员大量精力,健保还无法给付。无论如何,“尿失禁”是一个高发病率,仍隐藏在冰山之下的疾病,值得有心人士继续努力,提供患者更高水准的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