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下发征求意见稿,传首仿药加价15%-20%、原研药加价30%-35%。
一盒药定价10元还是20元,依据什么准则来定?这在以前并不十分清晰,而今后,政府药品定价将有章可循。记者近日获悉,国家发改委已经将《药品定价方法》意见征求稿(初稿)下发各制药行业协会,这或将是发改委在行政干预药品价格历程中第一个比较全面的政府药价管理指导性文件。
国家发改委月初颁布了《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其中第十一条规定: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商品和服务成本的实际情况,按照价格管理权限制定具体商品和服务定价成本监审方法。发改委将在这一原则下抓紧制定针对医药行业的《药品定价方法》(下称《方法》),而具体实施细则和目前正在讨论中。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各药厂也在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进行药品的单价核查。
首仿药价或可上浮15%-20%
据悉,此次《方法》意见征求稿将主要厘清政府药品定价的大原则。纳入政府定价范围的2400个药品品种的定价将遵循这一原则。《办法》中提出,药品定价将采取分类定价的方式,即专利药、原研药、国内仿制药等都将有不同的定价方式,其中业内尤其关注的是首次出现的“首仿药”。
“首先仿制药品”的概念是发改委在去年提出的,是指“首先研究申报国外已上市而在国内未上市的药品”。经过一年时间的调研,《药品定价办法》首次将这一概念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
由于首仿药的研发投入及生产费用相对于后来仿制者都较高,业界一直呼吁将二者分别对待。近年来,国内仿制药的申报呈现上升势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关注。
据悉,在此次的《办法》意见稿中,“首仿药”的价格经专家论证后,允许在统一定价的基础上适当上浮,上浮范围以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幅度为限,由生产经营单位自主确定。而最高上浮范围到底是多少,目前仍在征求意见,有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大约为15%-20%,这样的幅度对于首仿药来说已经是相当的“恩惠”。
原研药价格可望升35%
此次《办法》初稿的另一个关注点是,政府在制定原研药品(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药品)价格方面将采用比较定价方法,给予原研药企业产品高于仿制药的价格。
随着各种药品耐药性的产生,药品的更新换代速率加快,新药的研发正成为拯救生命的驱动力。消息人士称,按照发改委的思路,政府将鼓励药品企业自主研发,为保证其持续的研究资金投入和市场开拓费用的回收,允许原研药品高于仿制类药品30%左右,对原研的注射剂甚至会给予35%的价格空间。
此外,征求意见稿中还明确提出,对产品质量、疗效和安全性有重大影响的发明专利,经专家论证后可参照专利类药品定价。
长期以来,原研药一直享受“超国民待遇”。在国家发改委屡次的降价中,原研药总能“幸免于难”,因此多为国内仿制药企业炮轰。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定价机制向自主研发产品倾斜,将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有利于缩短与国外研发企业的距离,树立民族的创新产品。
政府定价范围可能扩大
记者另外还获悉,政府定价的药品范围将会扩大。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发改委有关领导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将处方药全部纳入政府定价范围的思路。然而据了解,此次下发的《方法》征求意见稿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将处方药全部纳入到定价范围的规定,但并不代表这一思路不被采纳。
按照月初发改委颁布的《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规定,“制定暂未列入成本监审目录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成本监审”。
目前,我国对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少数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和特殊性的商品,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其他药品则由企业自主定价。但是《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的规定就意味着,发改委价格主管部门仍然可以扩大“成本价格监审”,扩大政府定价药品的范围。
声音
价格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某资深业内人士:动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不是降价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了呢?非也。国家药价降了17次,马上又有第18次,但是医疗体制内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因此,医药、医保和医疗“三医”联动改革,才能见效。
首仿药概念尚有争议
孙明杰(威尔曼药业董事长):从1999年至今,我国共审批的“新药”高达8万个,新《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控目前仿制药过滥的情况。不过目前业内对首仿药概念的界定尚有争议,确认谁是首仿药还有难度。在国内,31个省的药监部门均可受理新药的初级申请,后交材料的或许比新交但被打回补充材料的提前拿到批件,那么哪家是首仿,很难判定。
政府应给更多配套扶持
陈矛(白云山制药总厂厂长):此次药品定价给出具体的指导性原则,目的在于“扶优扶强”,进而整顿医药行业。但是对于一些上规模的大企业来说,肯定会在科研投入上更加一筹,争取多做创新药和首仿药。但成本大了,还希望国家能够给予配套的优惠政策扶持,不仅仅是允许加价,还有包括税收、科技奖励等多环节的共同配合,才能支持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