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平方米的小屋,一张床、一个四开门立柜、一台旧电视和几件简单的家具,这就是一个单亲母亲、癌症患者王英的家。在给帮办记者打求助电话前,认为自己时日不多的王英每天都在以泪洗面,她是放心不下自己才4岁的儿子鹏鹏——没有了爸爸可以,可连妈妈都没了,孩子以后该咋活。
儿呀,妈还能牵你走多远!
9日,帮办记者驱车到哈市平房区东升街24号去见王英,刚进王家门,清冷、简陋的家没“拖延”记者太多的时间驻足,而王英凄苦的表情和鹏鹏无邪的快乐,催促帮办记者走进一位癌症患者最后的内心世界。
家:一任丈夫酗酒 二任丈夫病逝
苦命的王英经历两次婚姻。23岁那年,王英穿上嫁衣,对未来生活有着无限的憧憬。可没想到,丈夫酒醉后,常常对王英拳脚相加,5年后,忍无可忍的王英结束了那段婚姻。数年后,经人介绍,王英与第二任丈夫相识,婚后,她随夫从农村来到哈尔滨安了家。丈夫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她打零工,虽然收入不多,可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特别是儿子鹏鹏的出世,给小家平添了无限的欢乐。然而好景不长,孩子15个月时,丈夫在单位突发脑溢血病逝。
家里唯一的支柱塌了,一个人在城里带着个孩子,又没工作,这日子可咋过。有好心人劝王英,把孩子送人吧。看着孩子可爱的小脸,王英舍不得,下决心自己再苦也要把孩子拉扯大。于是,王英把家里一屋半厨的房子租了出去,带着鹏鹏回到农村的娘家,与老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帮她看孩子,她外出打工。
病:凑钱做完手术 没钱不敢检查
日子虽然苦些,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王英的心里充满着希望。然而不幸的是,在一次检查中,王英被查出患有宫颈鳞状细胞癌。面对两万多元的手术费,她退缩了:不治了,回家等死!“姐,你要是没了,这孩子可咋办?”在弟妹们的苦求和帮助下,王英拿着亲人凑上的28000元走进了手术室。术后,医生告诫王英要定期复查,可面对数百元的检查费,王英却偷偷选择了放弃。
“靠种地为生的弟弟、妹妹们都有自己的家,我不能再连累他们了。”王英哭诉着,“我就是放心不下我儿子,我要是没了,孩子咋办?冬天会不会有暖和的棉衣?下雨了,谁能为他撑起一把遮雨的伞……”每每想起儿子的将来,王英就揪心地疼,孩子太小了,他对生和死没有一点儿概念。而每当看到妈妈流泪时,小鹏鹏总是爬到床上,用小手轻轻将妈妈眼角上的泪擦干,瞪着一双天真的大眼睛不解地问:“妈,你咋又哭了!”
儿:鹏鹏送人心疼 不送怕他受苦
这几天,王英的病又重了,妹妹王云过来照顾姐姐,看着姐姐的现在和小外甥渺茫的未来,王云哭得更厉害,“我姐的命太苦了!春节后,姐姐的病又加重了,她的腿疼得厉害,走路很吃力。姐姐总是怀疑癌细胞扩散了,可……”说到这儿,姐妹俩抱头痛哭。
女儿痛苦母亲想来更痛苦,今年“三八”节,王英60多岁的母亲李忠丽不放心女儿,一大早坐几十分钟的公交车,从二道沟来看望大闺女,一进屋总是要问一句话:“这两天咋样了!”老人说,王英三十多岁才有这孩子,女婿去世后,好多人让女儿把鹏鹏送人,“别说王英舍不得,就我这个姥姥也舍不得!”
知道帮办记者到王英家,邻居赵大姐也赶了过来,“这娘俩日子过得苦啊,平时,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大忙,看着鹏鹏挺可怜的,家里有好吃的,总是想着给孩子送点儿!”来到王英家的厨房,赵大姐拉开王英家碗柜架上的塑料帘,帮办记者一看,整个碗柜里除一盘大酱和半棵白菜,就剩下几个空碗了。赵大姐说,孩子长身体要营养,王英有病更需要,可仅靠那点儿租房费够干啥!
家要维系、病要维持,可王英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鹏鹏的健康和幸福,多少次,王英在梦里哭醒:儿啊,妈妈还能牵你的小手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