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政协委员孙继业:让医药归位于公共服务

2006-3-14 0:0 【

  住上几天院,一年活白干“,”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近年来,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较大障碍“。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监察厅副厅长孙继业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药价虚高土壤还肥沃

  “医药价格屡降不低,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孙委员说,有医药销售和卫生管理方面的原因,更有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目前我国化学制药企业有5000多家,药品经营流通企业1.2万多家,药品生产低水平重复,市场严重供过于求,使整个医药市场成为医院买方市场,导致竞争无序。

  本来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应带来较低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可是我国药品市场反而出现了药价虚高的反常现象,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孙继业委员分析,根本原因在于药品生产企业的自主定价和医院计划定价的双轨制造成的。

  目前,90%左右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可以自主定价,而医院只能在进价基础上顺加15%。

  在这种情况下,同样疗效的药,使用进价高的药医院盈利就高。药品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不需要通过降低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对医院的攻关,如采用返还高额回扣、开单提成等促销手段,从而造成药价虚高。有的药价竟高出成本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也同样导致了药价虚高。目前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已经完全进入市场,而作为药品销售终端的医院,还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运作,仍然处于医疗市场垄断状态,药品流通环节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制并存,两种调控手段极易导致价格失灵和暴利空间。

  在政府补偿不足的情况下,“以药养医”显然是导致医院不断利用特殊垄断地位寻租的推动力。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政府投入、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据统计,在医院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约占48%,医疗收入约占47%,而财政拨款仅占5%左右。在发达国家药品费用仅占整个医疗费用的 14%左右。由于财政补贴不足,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偏低,药品收入成为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

  变相涨价有机可乘

  药价虚高最大的问题在于药品流通环节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过程控制和流通透明度太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不完善。在我国药品价格构成中,生产领域占30%,批发领域占40%,零售领域占30%,在以上三个领域中,每个领域都会产生“价格虚高”的问题,单靠治理中间环节是不够的。加上这项工作并不是依靠市场的价值规律自我调节,而是靠政府的行政力量强力推动,很难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难免出现各地招标价格差距较大,甚至比药店高出63倍的“越招越高”现象。

  自1998年以来,药品价格连续降低近20次,为什么药价不降反升,老百姓还是感觉药价高呢?原来,一些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新瓶装旧药”,巧妙规避了降价。仅2004年,国家药检局就受理了10009种新药报批,而美国药检局同期受理新药报批数量仅148种。在10009种受理的新药中,真正的新药即新化学实体竟没有一个。通过改头换面,旧药就成了新药,从而获得单独定价的权利,不受降价和招标的制约。

  乱收费让人不堪重负

  “近年来,我们每年查处医药的案例就有数百起。”孙委员说,多数问题是诊疗行为不规范,医疗服务乱收费屡禁不止。由于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在开单提成的诱惑下,开大处方、卖高价药、滥检查、收红包的现象比比皆是。调查发现,乱收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收费。二是擅自提高标准收费。三是肢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如某医院,患者住院119天,花费120万元。医院通过“重复计费”和“提高标准”,违规计费68项十万多元。

  “这也让老百姓不堪重负。”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连续8年来,我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和物价上涨指数,群众医疗负担沉重。普通感冒动辄就要上百元,甚至几百元,相当于农民辛辛苦苦一年的种粮收入。据统计,有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就诊,有29.6%应住院而不住院。

  需快刀斩断医药利益链

  “根治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首要任务是加快卫生体制改革。”孙继业委员建议。包括加快医药分开改革的步伐,鼓励医疗机构药房转制为社会零售药店,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销售的利益关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重新整合医疗资源,组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提高医疗资源的分配使用效率;改革医院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措办院经费,鼓励各种民间资本、外国资本投资医疗领域,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抑制医疗市场的垄断。

  “其次,应完善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补偿机制,完善药品招标采购办法。还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药品定价机制来约束,净化医疗市场的整体环境,加强监督检查。”孙委员说,“只有对症下药,多管齐下,才能让医药归位公共服务,促使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