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男性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拖累最大,负担最重,面临工作、生活等压力也是最大的。中青年男性的心理问题除了先天的基因因素外,主要因学习压力、工作压力、感情压力而产生。
工作压力产生社交恐惧
刘先生是一个程序销售部的经理,经常要给客户示范或演示一些程序,而这些演示关系每一单高额买卖能否成交,所以他总是担心自己演示不好。后来便发展成越来越害怕演示,这种害怕也越发剧烈,以至于只要第二天有演示,他就睡不着,坐立不安,情绪极度混乱。第二天演示时更是手抖、心慌,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惧反应,便越发容易出错。这就是很典型的因工作压力而产生的社交恐惧。
治疗手段:建议学会自我减压,不要过分看重工作上的事情,平常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疏泄不良情绪,可以配合一些镇静药物的治疗。
自责自忧变忧郁症
李先生是一个部门主管,他所在的行业由以前的朝气蓬勃变成了“夕阳行业”,考虑到将来他总觉得前途渺茫;每天情绪很差,经常自责,总以为是自己能力不行导致公司不景气。后来便发展为胃口不好,睡不着,体重下降,不愿与人交往,经常有轻生的念头。在心理学上这称为忧郁症。
治疗手段:医生给出的治疗辅导是,坚持自我心理调节,不钻牛角尖,要认清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公司的不景气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学会减压,不要把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来;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另外辅以少量抗抑郁药配合。
一日不上网便失魂落魄
有一种心理疾病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病理性网络使用症”,俗称“网络成瘾”,小张就是这种情况。他从上大学起就对网络痴迷,工作后越发不可自拔,成天不去上班,可以几天几夜地呆在电脑旁一动不动,只是偶尔以方便面充饥。久而久之,他的工作生活变得一塌糊涂,女友怒其不争离他而去,自己也变得憔悴、瘦弱,每天情绪不稳,一离开电脑就像丢了魂一样。
治疗手段:医生对他的治疗目标是让他逐步离开网络。首先是不让他接近网络,每天开导他,和他一起聊天、谈心、商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病人都能自觉地配合,等病人有了一定的控制力后,再制定具体的步骤和目标,让他适量地接触网络,从少到多。期间加上药物治疗,主要是抗抑郁药和镇静药。一个月后,小张已经能适量地控制上网了,与女友的关系也恢复得较好。
有了第三者感情左右为难
20多岁的吴先生也到心理门诊来咨询。他也是一个小部门经理,因妻子怀孕待产而与女同事打得火热。他自己也觉得不好,但又控制不了。妻子知道后便天天大吵大闹,他的情绪变得极不稳定,后来女同事知道他有家室也离开了他。他就心理严重不平衡起来,整天唉声叹气,不想回家又没地方可去,极度苦闷。
治疗手段:医生劝他正确看待这种“得失”,调整好状态差距,给他分析整个情况:既然不想离婚,就不要留恋那位女同事,也就不要觉得妻子烦,就得努力去改变这个一团糟的局面,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医生还给他开了少量药物用以调整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