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患因素的防治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预防肥胖,控制体重,戒烟,不过量饮酒和剧烈运动,积极的预防应从幼年开始。
2.运动运动可降低血小板聚集和血粘度,控制体重,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稳定血压,降低血糖。要依据个人情况决定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以达到无病防病,有病延缓恶化,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项目可选择:爬楼梯、步行、慢跑、原地跑、骑自行车、气功、太极拳、跳舞等。达到稍出汗、呼吸次数增多,脉搏次数小于110次/分为宜。若出现运动后疲劳不易恢复、呼吸困难、步态不稳为运动过量,应减少运动量。饭后:小时及空腹不宜运动,运动后忌热水浴,应休息15分钟后再行温水浴,运动衣着要合适、保暖。感冒、发热时应暂停慑炼。避免竞争性运动。
3.休息与睡眠休息可降低心肌耗氧,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每日睡眠7~8小时,中午休息30分钟~1小时。有利于健康长寿。睡眠时间过长过短均影响身体健康。睡眠时右侧卧位心脏负担最轻,还有利于胃排空、肝脏供血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病人不宜左侧卧,忌俯卧位;睡前不宜吸烟、饮浓茶、咖啡、不思考问题、不看书报;应刷牙,温水泡脚。性生活适度。
4.合理饮食以低胆固醇,低盐、低脂肪饮食,荤素合理搭配。定时三餐,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而不大迟,细嚼慢咽。勿摄入过多动物脂肪,甜食和零食。戒烟。控制体重,减肥对预防冠心病起到重要作用,并按时大小便,防治便秘。
5.合理用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都属慢性病,往往长期服药治疗。故要明确诊断,由医生决定用药、不擅自用药、改药。凡药必有三分毒,尽量做到“少而精”,“合理配伍”不滥用药。要熟知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事项等。外出带保健盒。
6.健康的心理保持情绪乐观,精神愉快、心理平衡,热爱生活,安居乐业,遇烦恼能自行解脱,乐于交往,善于交际,有融洽的人际关系,能自我调控各种紧张和压力。
7.定期体检定期体格检查,尤其对中老年人更为重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防止病情继续发展。及早发现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及时治疗。对于年龄大子40岁或家族有冠心病史者应定期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