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本病起病急、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我院1996年3月~2004年12月共收治20例,下面结合文献资料谈谈诊治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1~67岁。发病时间于脑外伤后2~24h.全部病例均继发于颅脑损伤或开颅手术。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伤后均有意识障碍,GCS评分<7分。术前有脑疝表现者6例。全部病例均于入院2~24h之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口鼻或气管内溢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肺部听诊有湿啰音。
1.3 辅助检查
头颅CT示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13例,脑内血肿5例,硬膜外血肿2例。血气分析,全部病例在吸氧时,PaO2<5.4~7.0kPa,PaCO2>7~8.5kPa.pH值为6.1~7.24。
1.4 治疗结果
存活15例,死亡5例。
2 讨论
2.1 发病机制
重症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目前主要有血流动力性和非血流动力性两种见解。前者认为脑的原发或继发损害导致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过度兴奋,释放大量交感神经递质,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动脉压急剧增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左心负荷加重,左心房及肺静脉压力增高。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等血流动力学障碍。后者则由于颅压升高通过神经源性作用直接影响肺血管系统,促白细胞异常反应并在肺内扣押以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增加,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和肺泡上皮损伤,大量含蛋白液体由此进入肺间质,直接影响气体交换。
2.2 诊断依据
(1)重症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救治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窘迫、发绀、粉红色泡沫液。(2)双肺布满啰音,胸片早期发现轻度间质改变和肺纹理增强,晚期则表现云雾状阴影。(3)围手术期无过量、过速输液,既往无心肺疾病史。(4)血气分析参数:一般给氧时:PaO2<8.0kPa,PaCO2>7.0kPa。
2.3 治疗体会
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病急,死亡率高。在治疗上应兼顾肺水肿和颅脑损伤。治疗的主要措施是:(1)及时去除病因,迅速降低颅内压,如已确诊为颅内血肿,应尽早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2)及时气管切开,清除气管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3)持续高流量吸氧,湿化瓶中加入30%酒精,氢化可的松0.4g;(4)严格控制液体入量1500ml;(5)应用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活动的药物及血管扩张剂,如山莨菪碱及氨茶碱;(6)应用激素;(7)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如肺内感染、高热、循环衰竭、应激性溃疡和水、电解质紊乱。
作者单位: 1 112400 辽宁铁岭,铁岭市西丰县第一医院外科
2 辽宁铁岭,铁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