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学者研究了口腔及口咽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具有预测价值的生化指标。他们运用了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了26项肿瘤标志的蛋白表达,包括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如G-CSF;IL-10;G-CSF受体 [G-CSFR];及IL-12受体);血管生成因子(如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和血管数量);细胞循环相关蛋白(p27, cyclin D1,和cyclin E);凋亡 相关因子(野生型p53,Bax,Bcl-2,细胞凋亡指数,Fas和Fas配体);肿瘤蛋白(c-fos和c-Myc);细胞表面蛋白(P-糖蛋白,多耐药相关蛋白,nm23和CD40);细胞内蛋白芳(香)烃受体核转位体,芳(香)烃受体,和热休克蛋白P27;DNA错配修复基因(编码人mutL同源基因1和人mutS同源基因)。共有58名患者被纳入该项研究。结果发现低水平的PD-ECGF表达,血管减少及G-CSFR表达减少与临床预后较好有关。单变量分析表明PD -ECGF的表达(odds,4.19;P=0.02),G-CSFR表达(odds,4.10; P=0.01),和血管数量(odds,2.80;P=0.04)有明显的风险率。多因素分析法采用了6项指标,包括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PD-ECGF表达、G-CSFR表达及血管数量,结果PD- ECGF阳性表达的患者的死亡的相对危险率最高(odds,4.94;P=0.01)。G-CSFR为独立的一项预测因子(odds,3.29;P=0.04)。这项研究结果表明PD-ECGF是一项最有效的预测口腔及口咽部鳞状细胞癌的标志物,其次为G-CSFR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