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是外科的常见病,以呕吐或便血为主要特征,正确诊断及时处理是抢救本病的关键。我院外科近几年收治了6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占同期住院病人的1%.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3例,男42例,女21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8岁。20~50岁者28例,占44%,大于50岁者17例,占总数27%。
1.2 引起出血病因 溃疡病29例,慢性胃炎10例,出血性胃炎21例,胃癌2例,门脉高压症5例,食管炎并出血性胃炎3例,原发性脾大2例,原因不明1例。
1.3 诊治手段 行胃镜检查有55例,其中急诊胃镜45例。8例为手术证实,手术治疗56例,保守治疗7例。
1.4 治疗结果 治愈61例,死亡2例,占3%,手术治疗复发22例,占35%。
2 讨论与分析
2.1 发病年龄与性别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20~50岁之间,10岁以下50岁以上很少发生。本组病例20~50岁者为28例,占44%,多见于消化性溃疡,男性多于女性。男42例,占61%。
2.2 病因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但最常见的为消化性溃疡。本组为29例,占46%,其次为出血性胃炎11例,占17%.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为第二位,这可能为伊春地区门脉高压症少见及我院近年来大力开展胃镜检查,使出血性胃炎发现率日渐增多有关,再其次见于胃癌,食管炎等。
2.3 胃镜检查 本组病例中55例术前经胃镜检查所诊断。其中有45例急症时胃镜检查,而63例中8例是手术中发现,这就可以看出胃镜检查在诊断中的使用价值。而且急症胃镜检查是切实可行的,一般的胃镜检查都是在出血停止或病情稳定后才进行的,但我们认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原因不明确,又急需手术,如病情允许,应早期做胃镜检查,以提高诊断率及对治疗的指导作用。如1例65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出血量大,保守治疗无效,而急诊手术,术前未做胃镜检查,诊断为溃疡病出血,而术中发现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给手术带来了被动。
至于急症不做胃镜检查的原因多是有顾虑,怕加重出血,据北京、上海等地经验,急症胃镜检查是安全的,当然,在检查过程中,操作要轻柔准确。避免粗暴。
2.4 治疗 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两部分。
本组大部分采取手术治疗。56例,占89.8%。而且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对于大量出血或反复出血的病人应早期手术。具体来讲,在8~12h输血600~800ml以后,若病情不见好转,应在24h内手术。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出血自然停止的机会少,更要果断而不宜拖延。
术式的选择:溃疡病一般首选胃大部切除术,既控制出血,又可治疗溃疡病。至于弥漫性出血性胃炎,还是以胃次全切除,甚至全胃切除为宜。对于门脉合并出血者,我们觉得以脾切除加血运阻断术为好。由于分流术要求手术技术条件高,急症分流死亡率亦较高。所以除非在病情稳定后的非急症情况下,采用此手术者才是可取的。
作者单位:153033 黑龙江伊春,伊春市五营职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