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有一句经典台词是“不看广告看疗效”。疗效决定药品的生命力,然而,面对药品广告的“狂轰滥炸”,消费者良莠难辨,因此花了不少冤枉钱。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脑血栓患者老崔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用药经历。
他说:“广告中的‘名药’多以‘科学’的面孔出现,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购买时一定要慎重。”
老崔今年71岁,退休前是一名高级工程师。1996年开始看广告买药,10年来他吃了十几种药。仅最近几年,他就连续换了5种药,花去两万多元钱,却买来一大堆教训。老崔说:“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很相信广告的,可是我发现许多药品广告是自吹自擂,夸大疗效,诱骗患者上当。”
老崔总结出如下广告骗人伎俩:
一是“新发现类”广告。
这是药品广告中常见的一种。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希望科学家们能发现新药,一举治愈顽疾。于是,不少药商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以科学实验发现为幌子,推销自己的药品。
有一种叫“益多酯”的药,广告宣称两名美籍德国人从哺乳动物肝脏中提取出来一种叫“益多酯”的物质,这个发现相当于上世纪发现青霉素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老崔服用“益多酯”半年,却没有任何效果。
二是“洋专家类”广告。
今年5月,一种介绍汇一堂“脑心安”胶囊的广告到处刊播。广告里称,美国人米勒和费雷德维奇发现人体内有纤溶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即“自身溶栓酶”,两人因此获得1985年诺贝尔医学奖。“脑心安”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刺激“自身溶栓酶”的药物。
“国外专家”和“诺贝尔奖”,这样的“权威性”让老崔深信不疑。他兴冲冲跑到药店,又看到几名医学院的学生在帮助销售,老崔真信了,买了几个疗程的药回来,坚持服用。可是,经内蒙古北方医院检查,老崔的甘油三酯等指标仍然偏高,病情也未减轻,广告所说的“三降六抗”“三个月根治”完全没有实现。
老崔后来在另一本介绍汇一堂“脑心安”的广告中看到,同样的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获奖发现又变成了“高密度脂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满腹狐疑的老崔上网一查得知,198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美国科学家布朗和戈尔茨坦因,他们因胆固醇新陈代谢方面的贡献而共同获奖,根本不是米勒和费雷德维奇。
三是“患者自述类”广告。
通过服药患者的亲口讲述,来证明药品疗效。这些患者有名有姓,甚至连住址、电话都有,看不出有什么破绽。然而,老崔发现一些广告里的“患者自述”互相抄袭。在内蒙古通辽市某蒙药广告中,有这样一个病例:“詹某,男,70岁,新疆乌鲁木齐人,高血压、脑中风、全身瘫痪,不会说话,只会大声哭,生活不能自理。服药以后,下肢不再冰冷,并有暖意回缓,眼睛明亮有神,僵硬的手脚变得柔软起来,现在充满信心。”随后,老崔在吉林某药厂生产的“脑塞通丸”广告中又看到了“詹某”,除了药名更换,患者的发病和疗效竟一模一样。
此外,还有“美丽的传说”“少数民族医药”等广告手段,真真假假,令消费者眼花缭乱。
老崔一再叮嘱记者说,上面提到的几种药只是对自己无效,不代表对其他人。事实上,药品广告鱼龙混杂,尤其是虚假、违法药品广告泛滥,已成为社会的公害。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2005年至2006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查处违法医疗广告1.1万余件。
国家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说,违法医疗广告不仅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污染了社会环境,还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和反感。
为从根本上规范医疗广告发布行为,国家工商总局和卫生部针对医疗广告市场的现状与特点,重新修订了1993年发布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新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
老崔说:“今后我还得买药治病,还需要从广告中获取信息,真希望药品广告能做得干干净净,让人看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