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北京急救将建绿色通道

2006-10-21 10:8 【

  “本市的急救系统一直存在着信息断链,目前正在建立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相衔接的‘绿色通道’急救模式,这就意味着今后病人拨打120进行院前急救后可直接进入医院手术室治疗,无须在急诊室候诊!”在昨天召开的北京中法急救与灾害医学论坛上,市急救中心透露了北京急救系统的发展方向。

  据介绍,除了在急救模式上将有所变化外,北京急救中心一线出诊人员年底前还将完成服装的全部更换。新装包括防寒服、反光背心、礼宾服、春秋装等,急救标识也将统一。

  京城急救体系存在问题

  1、院前院内急救严重脱节

  市急救中心专家赵永春对记者强调,目前北京市急救体系存在的重大问题就是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衔接环节严重断链。院前急救是指患者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救车出现场进行的医疗救治,而院内急救就是指医院急诊室的治疗。现今,京城的急救体系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分别是相对独立医疗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仅限于表面上和形式上的连接。

  2、交接病患大都以口头为主

  院前急救医生将患者转送到急诊室后,院前急救医生与急诊室医生对患者病情多以口头上的交接为主,虽然对患者的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初步诊断、抢救和治疗有院前急救病历,但内容都比较简单、在病历项目、书写等方面都不能做到院前急救系统的统一规范。

  3、患者病急与否都先送急诊

  目前,北京急救系统的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与ICU和手术室之间大多没有建立起一站式的“绿色通道”抢救机制,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患者送到医院后都首先要到急诊室检查后,才可以进行分诊,或者进入ICU,或者进入手术室,而不能在进行院前急救时就能判断要进入哪个科室治疗。

  4、前后方无法沟通诊断信息

  在急救现场院前急救人员不能及时将患者基本信息及在车内对患者进行的判断抢救治疗过程快速传递给医院急诊室,从而为患者进一步进行院内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而医院也无法将床位动态以及急诊室的有经验的医生对诊断、抢救治疗的意见等信息及时反馈给院前急救人员。

  京城急救体系革新举措

  1、送治患者将可直接手术

  赵永春强调,要解决这种断链,必须建立急救体系院前和院内急救的“无缝隙衔接”的“绿色通道”机制。

  2、院前院内急救将“无缝”连接

  所谓急救“绿色通道”,即病人拨打120呼救后,120急救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入院前抢救时,救护车上的生命监测仪则自动将患者的心电图、脉搏、血氧、呼吸、血压等监测图形和数据,实时传输到根据患者病情要转诊的医院急诊科的联网电脑上;急诊科医生据此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再通过电脑或PDA,在线指导120医生在院前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抢救;同时,院内医护人员做好手术或ICU准备,让生命危急的病人免于急诊科分诊的麻烦,直接接受手术或特护,挽救生命。

  3、“绿色通道”实施时间下月定

  要实现绿色通道,就是要在急救车中安装终端电脑工作台,和急救指挥中心、医院急诊室工作平台连接,这个终端电脑工作台具有诊断、治疗和用药指导作用,可根据院前急救现场采集的信息作出初步判断和治疗,同时可接受指挥中心和医院传来的指导信息。

  记者从北京市急救中心了解到,目前这种“绿色通道”系统正在进行初步的试验。急救中心已经成功进行了100例病人院前和院内无线传输的临床研究。“下个月将召开会议,确定京城”绿色通道“全面实施的具有时间和规划。”市卫生局副局长梁万年表示。

  4、院前急救病历将有文字稿

  一项急救工作调查表明,在北京城区二、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中,92%的急诊医生认为,在接诊救护车送来的院前急救患者时,虽然120或999急救人员会现场口述患者体征、救治经过,但仍有必要在患者交接过程中有一份相关的“书面病历”。其中,88%的急诊医生强烈要求在患者交接过程中能有文字记录的交接。

  对此,北京急救中心的陈辉、陶金喆建议,将现有病历改为可复写的表格病历,或改成电子病历。表格只需填写几个字或在序号下画钩,到达急诊室后,就可以将复写后的附件交给急诊医生。

  京城急救体系形象建设

  1、出诊服装年底全部更新

  北京急救中心一线出诊人员年底前将完成服装的全部更换。新装包括防寒服、反光背心、礼宾服、春秋装等,急救标识也将统一。

  防寒服带有帽子,背部上排印着120,下排印有“北京急救”反光字,中间为反光带;袖口上方为双条反光带;左臂上方带急救标识。

  2、出诊人员将穿上反光背心

  据急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1997年以前急救中心的工作服只是简单的白色褂子,1997年时改成了胸前印有“北京急救中心”字样的白色夹克衫。

  新款的防寒服、礼宾服、春秋装、夏装等服装的左臂上方都有臂章式急救标识。反光背心为黄绿色,前后片上印有“北京急救中心”,“BEIJINGEMC”字样。在防寒服的背部上排印着“120”,下排印有“北京急救”的反光字,中间为反光带;袖口上方为双条反光带;左臂上方有急救标识。

  3、服装上将配有新急救标识

  2002年,中心开始将自己的蓝色标识印在衣服上,2003年又对标识进行了更改。此次的“新版”服装将有新的臂章,图案选取蓝色,寓意宁静、科技、未来;蛇杖表示救死扶伤的爱心;蓝色生命之星交叉的六条臂,象征着急救医疗服务的六大系统功能,即发现、报告、反应、现场抢救、监护和转至救治;橄榄枝代表生命、顽强;长城在突出北京地域特征的同时,又蕴涵着坚不可摧的急救力量。

  据介绍,今年年底前,北京急救中心将完成现有31个站点一线出诊人员的服装更换工作,急救标识也将统一。即将建设的105个新站点,服装和急救标识也将据此统一。

  京城急救体系配套建设

  1、慢性病救治将指定医院

  在昨天召开的论坛上,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梁万年还透露,本市将重点建设紧急医疗救援、传染病、中毒、核与放射性损伤、创伤和心脑血管病救治六大功能及行业和奥运紧急医疗卫生救援八大系统,以构成城市生命链网络和开通“绿色快速通道”。

  2、敲定3家奥运重点救治医院

  梁万年表示,目前已经确定了三家医院为奥运会重点医疗救治机构,北京协和医院负责各国政要、皇室成员和国际奥委会成员的医疗救治工作,中日友好医院负责运动员医疗救治工作,北京安贞医院负责奥林匹克等运动场馆医疗救治工作。此外,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成立了10个应急急救分中心负责比赛场馆、奥运村等。

  3、建设两个传染病专科医院

  第二大系统为传染病救治系统。本市将建设和完善两个市级传染病专科医院,迁建地坛医院,改扩佑安医院,其病床数要分别达到600张和750张。同时完善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所,作为国家级传染病救治基地;设立560家一级医院传染病专科接诊室,142家二级以上医院设立传染病感染科;规范和完善300家倡导门诊和66家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

  4、朝阳医院设中毒救治中心

  第三大系统是中毒救治系统。北京中毒救治中心设在朝阳医院,同时北医三院和307医院也是国家级中毒救治基地,负责本市各种生活、化学、职业和食物中毒的临床救治工作。核与放射性损伤急救系统为第四大系统。北医三院、307医院和人民医院为三个国家级放射病救治基地。

  还有群发性灾害创伤救治系统。梁万年介绍说,根据创伤特点,本市选择积水潭医院、天坛医院、301医院和武警总医院为四个国家级创伤救治基地,承担群体性的救治工作。

  5、确定慢性病专治医疗机构

  对于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本市也将建立完善的诊治系统。梁万年说,安贞医院、阜外医院、北京医院、同仁医院、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友谊医院、天坛医院、宣武医院、301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将对市民的慢性疾病进行综合指导和诊疗。

  此外,本市还将有行业和军队、武警、公安医院救治系统。主要是调整和完善民航、电力、化工等以往的行业医院的建设。(信报记者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