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广东省12家医院“双向转诊”措施引发社会关注

2005-8-24 0:0 【

  8月22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出入院部的陈慧容医生向记者介绍:“目前为止,我们一共收治了5位来自基层签约医院的转诊病人。其中,一位患者已走完‘双向转诊’全过程,康复回家。”

  自8月初该医院与基层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以来,社会各界对这一制度给予了广泛的关注。

  肯定:可优化医疗资源,患者既能享受大医院的服务,又能省钱

  据介绍,现阶段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基层医院的医疗力量相对薄弱。基层患者要到大医院看病,一般要托关系、找熟人,还要等床位、等检查,这造成了部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特别是看大病难的问题。

  8月2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和珠海市人民医院共同签署了一份《合作医院双向转诊协议》。协议约定,从当天起,珠海市人民医院可将急重症病人直接转到省人民医院治疗;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省人民医院可将转诊患者送回基层医院进行后续治疗,配合并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对患者治疗直至康复出院。

  继珠海市人民医院之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等共10家基层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先后签署了同样的协议。

  实际操作中,医院之间建立了统一有效的治疗标准:病人可先在基层医院完成术前检查,再通过电话预约转至省人民医院救治、做大手术。据统计,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患者60%来自外地,平均每个需要手术的患者住院天数为12.9天。通过“双向会诊”,该院的目标是将这一数字降至6天,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认为,“双向会诊”既减少了患者在大医院的复诊费、住院费,还能腾出大医院的床位、现代设备、优质服务等,优化了医疗资源。

  签约医院佛山市顺德北滘医院院长梁培明则认为,基层医院打出“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合作牌,能享用到大医院的医疗资源、品牌优势、管理经验等,起到“借梯上楼”的效果,对小医院扩大病人资源有利。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说,这种合作模式让患者既能享受到大医院的专家服务,又能省钱。但在操作中,还存在着医保的地域性限制、医疗事故处理措施、会诊费用标准及合作医院服务质量有效监控等难题,需要尽快研究相关政策措施应对。

  担心:协议有可能成为患者选择去其他大医院治疗的障碍

  据记者了解,许多群众对“双向转诊”表示欢迎。不过,也有一部分患者担心:在“双向转诊”的协议下,自己是否还拥有转诊的自主选择权?

  仅广州市一地,综合实力与省人民医院旗鼓相当的医院就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院等。有患者担心,在基层医院诊断后,如选择转去其他大医院就诊,是否会因为“双向转诊”协议而造成病历、资料转移的不便。事实上,在针对某些病种进行治疗或患者有特殊需要时,专科医院显得更有优势。比如,肿瘤患者就更倾向于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而需要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则更愿意去广东省中医院。

  对此,广东省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患者如想转去其他医院,所有转诊事宜不会有任何阻碍。中山大学的叶煜荣教授则认为,合作互利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前提是要保证患者的意愿和权利得到尊重。

  质疑:协议有垄断之嫌;部分医院的基层市场可能会受冲击

  广东省其他几家大医院的负责人表示,省人民医院的思路值得提倡,但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能盲目扩张,形成医疗垄断。

  有专家分析,省人民医院独享基层医院的转诊病人资源,的确会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垄断。“双向转诊”的做法是一种创新的尝试,但在操作过程中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障碍,其成效如何,有待时间检验。

  那么,其他大医院是否考虑采取类似方式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王深明表示不会,“目前群众反映的看病贵、看病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信任基层医疗机构的水平和质量。很多人得个小感冒也要上趟大医院,看病自然难。‘双向转诊’操作上有难度,比如让康复期病人回基层医院治疗时的说服和解释工作,就存在不小难度。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致力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

  也有人担心,一些专科医院、开设特色科室的规模较小的综合医院,在治疗特定病人、提供特色服务上有独到之处,如基层医院纷纷与大医院签署“双向转诊”之类的协议,这些医院的基层市场资源会受到极大冲击,竞争优势也将被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