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作出“总体上不成功”的结论,引起强烈反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目前,“卫生部正在会同相关部委制定新的医改方案,但何时出台,还没有时间表。”人们对“医改不成功”的结论一点也不会吃惊。
老百姓或许还不能把医改不成功的根源说个一二三四,但已经持续了数年的“看病贵”、“看病难”让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公众心里对几年来医改的成效早就有了自己的判断。权威部门的结论不过印证了公众的判断而已。
但是,对一个涉及国计民生的改革方案进行整体上的否定并公之于众,还是需要勇气的。中国20多年来的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因为改革,中国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中国的经济、社会等诸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总体上的改革成功并不等于每一个细节上的改革都是成功的,也并不意味着总体上的改革成功就可以忽视一些细节上的改革的失误。
改革允许犯错。因为中国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所以,才有了被称为“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这种勇敢的探索同时也意味着可能会遇到失败的风险。所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成功放在中国宏大的改革历程中,并不是十分奇怪的事,其意义在于: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效的评估从民意印象上升到政府调研课题,为其他领域改革成效(如教育体制改革、住房体制改革等)的评估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范例和契机。
改革允许犯错,但只要知错就改,从已有的错误中找出原因,吸取教训,对症下药,制定新的方案,就能符合改革的原意,符合改革自身运行的轨迹。
医疗体制改革为什么不成功?现在更多地归纳为“市场化方向”本身的失误,因为过度追求“市场化”,导致了一些地方政府“甩包袱式”地放弃了为公众提供公平服务的应有职责,导致了各地医疗机构“国退民进”私有化的浪潮,导致了我国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最终导致了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的后果。
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前不久的一次报告中指出,发展卫生事业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但有三条基本原则不能变:一是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变,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二是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三是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增加卫生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医疗卫生监管依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按照这样的思路和方向,新制定的改革方案将有望改变原来方案的失误。
但同时,我们也建议,在制定新的方案时,能够多多地问计于民,而不是闭门造车。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涉及每一个人的利益,改革将使政府、医疗机构和民众之间的利益分配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化,但是最终的结局要每一个公众来承担。其中,政府在保障社会公平、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奖的政策目标中要承担什么角色?医疗机构在道义责任和利益追求中如何寻求一种能被公众接受的平衡点?
改革之后低收入阶层的医疗卫生怎样保障?这些问题都需要广泛征求医疗体制改革成本的直接承担者公众的意见。
发现了改革中的某些失误,当然要承认并改正这些失误,最可怕的是用另一个失误来“纠正”原来的失误。
人们期待着医疗体制新的改革方案能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缺乏公众了解和认可的方案从一开始将会面临着再次不成功的危险。
万事开头难,改革迈开第一步不易,总结改革成效并实事求是地作出“不成功”的结论也不易,但更不易的或许是改正改革中出现的失误。尤其需要的是,要通过对已有改革失误的剖析,找出通向正确目标的路径,这样的路径将是检视其他领域改革的更有价值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