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政协关于“医疗、医药、医保”三医问题的专题调研的组成部分,广东省政协7月12-29日组织20多名医卫界委员分组对东莞、湛江、韶关、梅州、云浮五市看病难问题进行调研。
政协委员王扶松今天上午提交《关于解决我省城乡居民看病难问题的建议》,建议医、药、械彻底分家,通过免税优惠鼓励群众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政府投入不到两成
这份《关于解决我省城乡居民看病难问题的建议》认为,政府投入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医保覆盖面小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
王扶松说,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全国卫生总费用中,60%靠居民自费,25%靠集体负担,政府投入仅占15%.政府为了减负将公立医院推向市场化,使得公立医院为保生存优势而采取一些逐利行为,拉大了医疗费用上涨和百姓支付能力之间的差距。
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广东省目前主要的优势医疗资源有大约50%集中在广州市。在政协考察的粤西地区,雷州、茂名、郁南、罗定等贫困落后地区普遍存在着缺医少药的现象。
医保覆盖面太小。全国45%的城镇人口和79%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同时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增速已超过人均收入的增长,医药卫生开销成为继家庭食物、教育支出之后的第三大消费。
医保自费比率太大
王扶松认为,解决“看病难”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就是医、药、械彻底分家。医院不设大药库。除一些抢救用药及住院、输液用药外,基本药品由患者院外自行购买。
此外,建议医院的大型医疗器械采取租赁或厂商直接进驻租用场地以及合作方式,减少医院的成本投入,减轻消费者的负担。增加政府投入,加大医疗保险力度。推行两年的医保由于个人起付点太高,自费比率太大,超出了大多数群众的承受能力。王扶松建议全面实行医疗保险,调低医保住院起付线;同时鼓励职工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购买医疗保险的款项可免交个人所得税。
重复检查问题给患者带来了经济损失和身体危害,王扶松建议政府牵头建立公共医疗网络,实现医疗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