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制品,因其营养丰富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然而,近期市工商局对本市流通领域奶制品进行的质量监测却发现,蛋白质及脂肪含量不足、微生物超标等四大问题困扰着本市的奶制品市场。
据了解,此次监测的对象主要选自河西、河东、河北、红桥、南开、东丽、西青、武清8个区的17家超市、集贸批发市场或专卖店经销的,产自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辽宁、内蒙古、陕西、河北、山东、浙江、湖南、广东等12个省市的50家企业生产的牛奶、奶粉、酸奶、酸奶饮品、含乳饮料、果酸饮料、酸牛乳、奶酪等奶制品。
结果显示,11个批次商品质量不合格,4个批次标签标注不规范。主要问题有:
蛋白质、脂肪含量不足
蛋白质、脂肪是衡量奶制品营养成分优劣的特征指标。据有关人士介绍,不同品种的奶制品,国家标准要求的蛋白质和脂肪最低含量也不同。GB5410-1999《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和调味乳粉》规定,全脂调味乳粉蛋白质含量应≥16.5g/100g,脂肪含量应≥18.0g/100g;GB11673-2003《含乳饮料卫生标准》规定,含乳饮料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应分别≥1.0g/100mL.而在接受检测的产品中,8个批次产品蛋白质、脂肪含量不足,有的产品蛋白质含量实测值仅是标准规定的31.5%;而脂肪含量仅相当于标准规定量的56%;其中一产品的维生素A实际含量仅相当于标准规定底线的3.9%。
微生物大大超标
在接受检测的商品中,5个批次微生物超标。有的奶制品大肠菌超标竟达51倍,有的酵母菌超标2至8倍不等,还有的菌落总数超标达3.7倍。据了解,原料奶卫生质量欠佳、加工储存不当等都可能引起奶制品微生物超标。国家标准GB5410-1999《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和调味乳粉》规定,乳粉的酵母和霉菌应≤50cfu/g ;GB2746-2003《酸牛乳》规定,酸乳的大肠菌群应≤90MPN/100mL.
违规使用添加剂
据了解,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奶制品中苯甲酸、山梨酸防腐剂和糖精钠甜味剂都有严格限量。而此次检测结果显示,4个批次奶制品添加剂超出国家标准规定。
标签标注不规范
监测中还发现,4个批次奶制品标签标注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商品名称与商品真实属性不符、未标商品种类、配料表中蛋白糖未按GB2760标准要求标称等。
据悉,对本次监测质量不合格或标签标注不规范的奶制品,工商部门已责令受检经销单位全部下架、停止销售或限期改正,并将按有关法律、法规实施处罚。同时,市工商局要求全市食品经营者对不合格批次奶制品一律停止销售,并主动向辖区工商部门报告;对继续销售的,一经发现将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发现经营者继续经销不合格批次奶制品的,可拨打12315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