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水平重复”来描述目前中国生物技术制药产业是不恰当的。尽管与传统产业相比,生物制药具有高新技术特征,但不同范畴下的比较,通常毫无意义。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中国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与先进国家差距约5年,制造生产方面差距在10年左右,而在产业化方面与全球差距正在拉大。具体表现为“品种少,交易少,价格高”,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产品尚未走出仿制阴影,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科研和产业脱节现象严重,市场开拓能力低。
生产过剩几乎是低水平重复的一个必然结果。但这种过剩注定也是一种低水平的过剩。资料显示,国内研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CSF)的就有 18家公司。而仅1996~1998年,获新药批准文号的厂家,重组人白介素-2(l-2)的有10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有10多家。个头小、数量多的产业结构势必造成资源浪费、竞相压价、市场混乱的局面。价格战反过来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假劣产品充斥市场。消费者对国产生物技术产品信任度低,而宁愿使用昂贵的国外进口制品。无论生物制药的市场需求量如何巨大,重复生产带来的过剩本身只意味着一种虚假繁荣。利润趋薄的巨大危险性,导致企业为应付生存压力而疲于奔命,很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是否应该完全寄望于市场供求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解决目前存在的产业问题?事实上,药品降价、企业自我营销、科研单位和大型药厂组成战略性联盟,以及企业对高校进行资金支持等,都是基于各自判断,自发采取的市场化措施。但是,经济学家却指出,市场秩序本身并非完美。产业问题完全交由市场调整不仅效率低下,且代价巨大。我国药品进口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三资”企业产品销售额也在逐年增长。一份国外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政府不干预,中国的医药市场将在5 年内完全被国际医药大公司操纵。”与此相比,政府干预通常反应更迅速,更有针对性。但这种干预应该是一种“高水平”干预,或称战略性干预。GMP认证强制 “瘦身”无疑是政府有效干预的措施之一,它的实施让产业“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政府干预还应包括加快建立有关于知识产权的配套措施,鼓励生物药品研究生产单位加大投入,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并让产品可以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独占市场,赢得丰厚的利润,企业再从利润中拿出巨额资金投入研究,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此外,还可引进新的资金投入模式,改变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主要通过购买技术实现生产,风险投资机制不足且资金太少,生物技术产业很难形成气候的局面。
生物制药从刚开始有价值的理论研究,到转化为可生产的产品,只有10%左右的成功率。在这样一个投资大、风险大、周期长的高新技术产业里,任何低水平的运作方式都没有未来。市场自发也好,政策强制也好,加快兼并、联合及重组的步伐,几乎是所有国内中小企业惟一可行的生存方式。可以预见,在生物制药企业苦苦挣扎的背后,一场“整合大潮”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