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哈尔滨市繁华地段的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候诊大厅,两个女孩披麻戴孝坐在中央。与此同时,她们父亲的尸体已占据重症监护室到第5天。
由于病人不相信医疗鉴定,警方执法又找不到有力依据,这起医疗纠纷凸显了当前医疗纠纷处理的执法盲点,同时也暴露出医患双方信任危机已经到了临界点。
医院倒苦水:还有拿猎枪打我们的呢,谁来保护医生?
记者在黑龙江省医院了解到,今年51岁的患者刘国林,今年1月17日因腹部胀痛,无排气排便等症状来到医院就诊。经胃肠减压、抗炎治疗等项治疗后不见好转,1月24日医院对患者进行了剖腹探查术,麻醉过程中患者突然心脏骤停,经心脏复苏后恢复正常,接着进行了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术后,该患者3个月来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直到5月21日,患者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拒将尸体移送到太平间,并向医院提出赔偿100万元的要求。尸体就在病房中开始腐化,于是家属又买来一个冰柜存尸,继续强占病房。现在ICU重症监护室处于瘫痪状态。原有的患者为了防止感染只好转至其他病房。
该院南岗分院石院长告诉记者,这是一起典型的手术意外,术中医院并无过错。如果非要找出问题,那就是在患者一直坚持保守治疗,现在看来可能延误了病情。但现在家属拒不做鉴定,已错过了机会,真正死因可能永远是个谜了。医院已经尽全力,光垫付抢救费用就达130余万元。现在,医院每天都在承受巨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
黑龙江省医院院长李宝春坦言,经济损失还在其次,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也经常遭受威胁。该患者的家属多次大吵大闹,还一再公然扬言,要让医生陪葬。该院还曾发生过患者家属用猎枪打伤护士的恶性事件。谁来保护医院、医生?
患者不信任:我们不鉴定也不告你,就是要钱
大厅内披麻戴孝的两个女孩,是已故患者刘国林的女儿。记者想请那位年龄较大的女孩谈一谈相关的情况,女孩子用手指着走廊的另一端告诉记者,她的家人都在那边。
在走廊的尽头,几位女士正挤在两张床上休息,听说记者来了解情况,一位长发女士对记者说:“我们只是守灵的,能做主的只有患者的爱人,但她现在不在这儿。她太悲痛了已经送医院了,不知道是哪个医院。”
在核实了记者的身份后,一位穿T恤的男士拿着手机告诉记者等一会,便走到楼梯间里打电话,片刻之后,这位男士回来告诉记者:“我们只能告诉你家属已经走了,我们太悲痛了无法和你谈,这么长时间了,讨个公道都讨不了还谈什么?”
据介绍,院方劝患者家属接受尸检,对方一口回绝。劝对方走法律程序,患者家属又是一口回绝。问想怎么解决,答就是要钱。理由只有一个,我们的人是站着进来的,是躺着出去的。
专家分析认为,患者家属这种极端的处理方式,从另一个侧面暴露了患者对当前医疗事故鉴定、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的极度不信任。目前,医疗事故鉴定、医疗纠纷处理,一般是由医疗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而医疗主管部门又和医院有行政隶属关系,相当于各医院的总院长。在患者一方看来,医疗部门“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现有医疗鉴定体系难以保证公平。
公安人员:法律依据不足,我们执法腰杆不硬啊!
由于无法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医院向哈尔滨市公安局经保支队报案。支队教导员阚民忠随即带领两位公安人员赶到现场,几经劝解始终无效。后因担心事态扩大,又调警力增援。于是,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样的景象,中间是“示威”的患者家属,四周是围观群众,数十名公安人员只能一脸无奈地在一旁“警戒”。
从事了20多年内部治安防范保卫工作的阚民忠表示,执法的难度很大,目前法律上对于医疗纠纷处理、尤其是这种已演变成治安案件的纠纷如何处理,找不到明确的制度规定。“法律依据不足,我们执法腰杆不硬啊!”尤其从同情的角度来说,似也应理解家属失去亲人的悲痛。
虽说一时的哭闹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但我们也不好采取拘捕等措施。再说,如果把闹事的人都拘捕了,尸体就更难处理了。
他说:“医院也是社会治安的晴雨表,这里的治安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而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却存在盲点,使这类纠纷成为执法的模糊地带。近年来,工作中越来越多地遇到医院发生类似事件,我们一直很难处理。我们也曾几次向上级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完善此类法律法规,但一直都没见有相关规定出台”。
据了解,出于发生院内感染危险加剧等考虑,在僵持了5天之后,黑龙江省医院同意支付“赔偿”30万元的情况下,患者遗体终于移走。然而专家们指出,这个事件给方方面面提出的挑战还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