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海省农牧厅了解到,5月初发生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含青海湖鸟岛)的禽流感疫情出现缓解,目前鸟类死亡已接近零记录,上万只斑头雁幼雏没有发生一例禽流感感染死亡。
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赵念农介绍说,从近两天监测的情况来看,6月27日在禽流感疫区仅发现两只死鸟,而6月28日没有鸟类死亡报告。从5月4日在青海湖鸟岛周围发现部分斑头雁因禽流感死亡开始,这一地区的鸟类死亡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增势明显,随后鸟类死亡出现趋缓状况,而到目前已接近零记录。令人欣喜的是,近日在青海湖鸟岛周围陆续孵育出的上万只斑头雁幼雏没有发现一例死亡。
事件回放:
5月4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鸟岛湿地发现有19只斑头雁因不明原因死亡,而后又相继在鸟岛及其周边地区发现了大量死鸟。截至8日,青海湖鸟岛及周边地区仅斑头雁异常死亡数量就已达178只。后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诊断,青海省刚察县泉吉乡部分野生候鸟的死因被确诊为H5N1亚型禽流感。
青海采取新措施防控禽流感疫情扩散
记者从青海省重大动物疫情防治指挥部了解到,为了防止青海省刚察县泉吉乡禽流感疫情向家禽和人间扩散,青海省准备采取新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这些新措施包括,对疫区无症状候鸟进行抽检、化验,研究分析这些候鸟是否带有禽流感病毒或已产生抗体。组织动物专家对这些候鸟的迁徙路线、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以便在候鸟可能经过的地区提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青海省重大动物疫情防治指挥部每天都要派出拣拾小组在禽流感疫区周围拣拾死鸟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疫区消毒防疫工作也在严密进行。到目前,青海湖禽流感疫区的家禽捕杀、全省家禽接种免疫工作都已结束,并取得明显效果。
由于候鸟发生禽流感疫情比较罕见,动物专家面临着新的科研课题。由于无法控制候鸟飞出疫区,目前防疫人员能够采取的防控措施只能是切断疫情传播途径。为了防治禽流感病毒,青海省的动物专家曾经尝试在疫区撒放用饲料和治疗药物混合制成的药丸,以便让候鸟吞食达到治“毒”效果,结果没有成功。
禽流感疫情在青海湖区候鸟间发生后,青海省重大动物疫情防治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农牧厅、林业局、卫生厅等部门采取紧急措施进入疫区开展消毒防疫、死鸟拣拾、家禽捕杀、疫情防治宣传工作,在疫点四周3公里范围内对家禽全面捕杀,5公里范围内进行消毒免疫,并紧急调拨300万禽流感疫苗对全省家禽接种免疫。
记者29日从青海省重大动物疫情防治指挥部获悉:发生在青海省刚察县泉吉乡(含青海湖鸟岛)的禽流感疫情至今没有造成人员感染,全省200多万只家禽没有发现一例感染死亡。
卫生部要求进一步做好禽流感疫情现场防控工作
青海省卫生厅厅长陈资全介绍说,到今天为止,全省没有发现一例人禽流感感染病例。为了防控禽流感疫情向人间扩散,青海省卫生厅按照禽流感防治工作方案,在全省重点防控区做好疫情监测、病例筛查、疫情报告等工作。疫区周围的医院、卫生院已启动发热门诊,对流感样病例和肺炎样病例的监测和疫情报告工作已全面展开,青海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禽流感疫区拣拾死鸟、消毒防疫的密切接触者都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并对他们进行追踪调查和医学观察。
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赵念农介绍说,禽流感疫情在青海湖区候鸟间发生后,青海省紧急调拨300万禽流感疫苗对全省家禽接种免疫,目前免疫工作已全部结束。据防疫人员跟踪监测,全省200多万只家禽没有发现一例禽流感感染死亡。
据青海省卫生厅报告,青海湖鸟岛野生候鸟发生禽流感疫情后,当地卫生部门立即对有关人员开展了疫情监测等各项工作。截至5月25日,尚未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与病死禽有接触史的流感病例。
青海湖鸟岛的野生候鸟禽流感疫情,是我国继2004年安徽巢湖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以来的首次动物禽流感疫情。卫生部对此高度关注,于5月14日派出专家小组赶赴青海进行现场调查,并指导当地开展人禽流感监测和防治工作。
为严防禽流感疫情向人间播散,卫生部已发出通知,要求发生疫情的地区进一步做好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加强人间禽流感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疫情地区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积极协助疫区做好防控工作;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严密开展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特别对疫区内密切接触者、疫点消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