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青睐高价药安稳拿回扣 医院“公开的秘密”?(图)

2005-5-27 0:0 【

  时下,很多医疗机构的科室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私设“小金库”的问题,这在业内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虽然卫生部有规定“严禁医院科室设立‘小金库’,严禁将医疗服务收入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但是丰厚的经济利益,刺激了科室自行“创收”的积极性,不少人由此开始热衷于“创收”而不顾国家的政策。

  号称“特殊病房” 护士再度收费

  徐先生今年在某大医院给母亲办理住院手续时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当他在住院部交完20元的床位费,到住院楼办理入院手续时,护士长再次向他要床位费140元,原因就是-这屋是“特殊病房”,里面有卫生间,而在他交完钱后,护士长却并未给他开出发票。在徐先生抱怨的同时,我们不禁想问这些钱跑到哪里去了?

  类似的重复收费现象在医院的治疗过程中也同样较为普遍。他们大都喜欢在手术费中做文章,手术器械、纱布、绷带、棉花、外用盐水这些已经包含在手术费中的钱医院都要重新列单收费。像某省部分医院在收取住院病人床位费时,又按床位每天加收2元的电视费、0.5元的电话费、2元的中心吸氧设备费,少数医院从床位费中分解出的收费项目多达11项。

  记者采访了干审计工作的潘女士,她表示,现在医院各科室私设“小金库”的现象比较普遍,像分解服务、二次收取床位费、重复加收各种治疗费用等,因为大多很少开具正规发票,此类“灰色收入”也就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各个科室私设的“小金库”,而这些钱主要用于发放福利补贴、科室的日常活动等。

  一位在某医院眼科工作的医生向记者透露,他们的科室经常派大夫去其他医院的眼科做指导,就是所谓的联合办医,所得的收入两家进行分成,这些钱都不记入医院的财务账,而是记入科室的“小金库”。还有像眼科所用之药品和器械的厂商平时经常会给些赞助,也全部记入其中。

  有关人士指出,患者就诊买药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医院不是社会慈善机构,按规定价格实行收费理所当然。然而,如今的许多医院放弃最后的职业道德底线,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从就诊者身上创收刮钱,令人忧虑。

  医院青睐高价药 患者背负虚高价

  10年前,治一个感冒也就10元钱。可现在呢?七八十元、一百多元算是便宜的,动辄二三百元则是很平常的事。近日,记者就此现象做了个随机街坊,看病贵几乎是众口一词。事实上,我国药品在8年内降了16次价,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和调整,可老百姓却发现看病的单子反而越来越沉重。

  李女士上周去医院看病,她的处方单上显示的价格是200多元,一个感冒怎么要那么多钱?她回到诊室,要求医生重新给她开以前用的几块钱一针的青霉素,医生的回答让她吃了一惊:“现在哪里还有这么便宜的药呀,这个几十元的已经算不贵了,贵的还没给你开呢。”

  这样的情况相信许多患者都遇到过,难道医院现在真的连便宜点的药都没有了吗?老百姓得了感冒真的只有打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药费才能治好吗?

  一位长期从事医药销售的人员告诉了记者这其中的“秘密”。按照现行药品定价的规定,药品按进货价加价15%为零售价。所以进货价越高,医院的利润就越高。医院为了自身的生存,特别青睐于高价药,而这个“高”当然只是表面的价格,是医院和销售人员商量好的“发票价”,实际上医院支付的是要比这个价格低很多的“高折扣价”,医院从而也就扩大了它的利润空间。比如,一瓶普通的维生素C,医院的实际进价也就1元,销售人员给医院出具的发票是3.5元,再加上15%后以4元的价格出售。这样表面的药价越高,折扣越高,收入就越多,医院何乐而不为呢?

  他还告诉记者,按国家规定药品出厂价应由物价部门根据生产企业申报的相关材料制定并备案。而很多药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往往在向物价部门申报出厂价时虚报生产成本,提高出厂价,给自己留出更多的利润空间。咱们算一笔账:某中药口服液每支总成本大概为1.5元,出厂价则为4.3元。按照国家规定,按药品出厂价外加15%为批发价,批发价外加15%即为零售价的算法,如按其实际成本确定零售价,医院应收费1.98元,但按企业虚报的生产成本核定的零售价,医院则收费5.69元,患者因此为虚高价多背负了3.7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