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相当高,记者了解到,某省级医院近两年来,就发生医疗纠纷140余起,造成打砸医院及打医生和院长的事件;另一省级医院,近两年医疗纠纷达20余起,共赔付60余万元。为什么医疗纠纷有愈演愈烈之势呢?
被动消费的患者
张阿姨是位老病号,她向记者抱怨:“现在医疗费用高,医生随便开点药就要百元以上,找医生开药吧,也不知道他开的药哪些是非吃不可的,还是自己到药店买点药吧。”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在卫生服务市场上,患者具有无知性与被动性的特点。“无知性”是指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即患者缺乏对医疗服务质量与数量进行事先判断的知识和能力,在求医时,患者缺乏对医院和医生所提供的卫生服务质与量是否符合自己病情的准确信息。
其次,患者接受治疗时不能讨价还价,其偏好与选择同在市场上选购其他物品与服务不一样,对卫生医疗服务的选择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很难控制卫生消费的种类与数量。加之疾病的突发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卫生服务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和需求缺乏弹性的特点。医院和医生具有专业性和垄断性的特点,患者的被动地位非常明显。
由于患者的被动地位,对医疗费用高,患者只有无奈接受。医疗费高,主要表现在药品费用高。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医药合一,以药养医。财政差额拨款对医院的补偿与医院作为事业单位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要的资金之间相差悬殊、缺口巨大。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给职工谋更多的福利,医院便自然要转到从多“卖药”、多“化验”上下功夫。
此外,为了得到更多的财政补贴、竞争优势和其他利益,各家医院争相上高精尖的设备。结果是这些昂贵的设备挤占了开展预防和基本医疗的经费,使得卫生费用激增。
和医疗费用的居高不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疗行业服务的严重滞后。医疗机构业务量增加的同时,管理水平没跟上,医院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缺失、疏漏和滞后,部分医护人员态度差、责任心不够,病人花大钱却买来了不如意的服务。
医疗资源设置不合理
记者了解到,去年一年,省立医院门诊病人超过100万人,一天的门诊医生一百零几位,平均每位医生每天要接待病人60-70人。医生从早上8点上班始,不断接待病人,平均5-6分钟看一位病人,有些医生来不及详细询问病人相关内容就开完药,有些医生甚至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在这种长期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再要求医生多一些人文关怀和亲情服务,或许有些苛责,然而,患者的心理感受上便会感觉医生是应付了事。
省立医院副院长施作霖说,每个星期一是医院门诊高峰,门诊病人达到3000-5000人,其中从八县涌入的占70%-80%。门诊病人80%患的是小病,只需要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就可以解决。基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大医院里医生80%的精力放在小病上,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施作霖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病人对医疗技术期望过高,认为一进医院,医生就得治好病,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现有的医学水平还远远达不到治愈任何伤病的程度。在医疗消费中,如果把就医看作一种消费的话,付出很可能就不能获得等值的回报,病人要理解医务人员常常是在冒着失败的巨大风险竭尽全力挽救着每一个垂危生命。
其次,医患双方都有心态失衡的现象。许多病人到医院看病首先都是带着一肚子气,认为,现在是自费看病,可费用这么高,服务也不怎么好,太“黑”了。医生也是一肚子怨,一些医生认为,在中国当大夫太难了,在美国当医生的同学月收入上万美元,而自己一个月做十几台手术才挣2000元。这种劳动与收入的失衡一旦表现在就医过程中,很容易引发医患之间的矛盾。
此外,“红包”和“回扣”毁了医生的形象。作为患者来说,生病原本已经给他们带来了身体上和经济上的负担,为了治好病还得给医生送红包,同时又用了带有“回扣”的药品,这使得他们经济更加拮据。虽然红包和回扣只是少数医生的行为,但这种行为毁了全体医务人员的形象。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医生总担心自己被病人告。医疗界的“举证责任倒置”意为病人对诊断不满意后引起的官司,由其主治医师承担举证自己没有过失的责任。“医生看病都要给自己留后路。一旦不能确诊,他就要求病人去做各种深度检查,以免将来误诊漏诊后被追究为医疗事故。这样的结果是,可能1万个里面有一个确诊,但另外9999个就为此多付出几百几千元的检查费用,造成过度检查,也造成资源的浪费。”从医多年的王医生对记者说。
提高医师职业道德
对医疗纠纷,能躲就躲,躲不了就私了赔钱了事,这是当前许多医院采取的一致做法。因为不见面、不沟通、不协商,患者一方怨气愈积愈深,最终导致纠纷的进一步升级和恶化。所以社会上形成一个怪现象,即“大闹得大钱、小闹得小钱、不闹不得钱”。病人家属闹医院,打110也管不了。
施作霖认为,医患纠纷频发和处理不当,产生的消极因素将导致医院和医生采取较多的自卫性诊疗模式,对疑难、复杂及高风险的疾病望而却步,影响到医学进步和对患者的救治,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
他建议由中央或省级地方政府制定“医疗机构(场所)治安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不管发生任何医疗纠纷都不能影响医疗机构的业务正常进行,把医疗纠纷的解决强制性地引出医院,由政府、社会和医疗机构认可的专门机构来依法妥善处理;全面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从机制上解决医疗纠纷的处理问题。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患者不再跟医院或医生讨价还价,而是经卫生医疗纠纷调解中心调解后,全部交给保险公司认定和赔付。
他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有高尚的医师职业道德。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此次就在两会上呼吁设立“中国医师节”,开展医德医风宣传教育活动,弘扬正气,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