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农牧区医疗制度顺利启动
2004 年山南地区12个县全面启动了农牧区医疗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按照自治区主席令要求,引导农牧民自愿参加农牧区医疗合作制度牞建立了医疗制度家庭账户,强化资金管理,落实了农牧区五保户和贫困家庭医疗救助政策,使群众真正受益。截至2004年年底,参加个人集资的人数近22万余人,占全地区农牧民总数的80%。国家、自治区和地、县财政配套免费医疗资金足额到位,全地区100%的农牧民享有了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保障。
二是卫生防疫防病工作有了新起色
山南地区各种自然疫病频发、疫源地分布广、疫情没有明显的季节规律,2004 年针对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疫情情况,制订下发了《山南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菌痢防治预案》、《山南地区鼠疫防治预案》、《山南地区艾滋病防治规划》及《山南地区结核病防治规划》等具有操作性、针对性的指导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充分发挥防疫人员和医疗专家优势,及时有效控制了洛扎、错那、浪卡子、扎囊、措美、乃东、琼结等县的菌痢、甲肝疫情和措美、曲松、扎囊等县的疫情,使全年发生11起较大的疫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出现死亡病例。三是妇幼计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地区落实了农牧民住院分娩优惠政策,各级医疗机构对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建立绿色通道,住院费从医疗基金中给予90%以上报销。全地区人口出生率保持在 10.52‰,比2003 年下降1.1 个千分点;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比2003 年平均下降1.32 个千分点。自2004 年起,山南地区将每年七月定为“妇女健康保健月”。2004年妇幼保健院开展了城镇妇女普查普治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城镇妇女的健康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是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新进展
2004 年地区人民医院、地区藏医院严格落实了行风建设工作,狠抓了职业道德建设、规范了职业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本着为病人服务理念,降低了药品和服务性收费标准。地区人民医院紧紧抓住投资机遇,通过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使医院综合门诊楼得以在规定时间内竣工,按期投入使用。
五是综合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成绩显著
按照《行政许可法》、政事分开的原则,我局进一步理顺和规范了地区卫生监督执法机构的行政审批、许可、监督执法和文书规范运用行为,集中整治了地区5家布局不合理、水质达不到卫生要求、设备落后的饮用水生产厂家。采取日常监管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办法,加大了对重点饮食生产企业、批发点、学校食堂、宾馆及人员流动量较大的各种饮食行业的监管力度,全年罚没过期、变质和“三无”产品折合人民币20余万元。地区卫生局同纠风办、公安、工商、质检等9部门,下大力气对地直46家集体、个体诊所的医疗机构性质、法人资质、上岗卫生技术人员的资质、医疗机构名称、诊疗项目、医疗广告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严格审查,对拟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行政处罚的13家诊所,举行了山南卫生史上的首次卫生行政处罚公开听证会。取缔了11家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集体、个体诊所,此项工作从规模、力度、效果等各方面都走在西藏卫生行业的前头,解决了多年来遗留下来的“老大难”问题,进一步规范和净化了医疗市场,得到了地委、行署和自治区卫生厅的充分肯定。
六是医政、红十字会工作得到较快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卫生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多次组织相关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全国统一执业资格考试。通过多方努力,解决了多年来中级职称评审中的诸多遗留问题,仅2004 年就有33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获得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充分认识到社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的道理,大力实施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2004 年选送了50余名卫生技术人员赴对口援藏省市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加大了逐级培训力度,全年共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培训班15期,是历年来培训次数最多的一年。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了地委、行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牧区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地区人事局、卫生局关于卫生支农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将卫生支农工作纳入了系统性、连续性、经常性工作内容,2004 年从地区各医疗卫生单位中选拔了15名卫技人员分赴错那、浪卡子、措美等7个县开展卫生支农工作,对基层医疗起到了一定的传、帮、带作用。地区红十字会的各项工作也日趋走向正规化的轨道,2004年,组织动员全地区各行各业为印度洋海啸灾区争取到12万元的捐款。目前,救灾款项已如数汇到中国红十字会。
七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稳步推进
继2004 年初对14家医疗机构的210个品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价平均降价20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年内协同地区纠风办、地区财政局、地区行署办公室组成药品购销专项检查组赴6个县及地直3家医院对近3年来的药品购销、年购药品种、购药金额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年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西藏自治区药品招标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对2005 年全地区各级医疗机构所需393个品种药品进行了集中招标采购,平均降价幅度20%。
八是藏医药事业有了新发展
山南地区卫生局始终重视和发挥藏医药作为地区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之一的重要作用。年内原山南地区藏医院制剂室改扩建后,正式组建为雍布拉康藏药厂并顺利通过了GMP的认证。地区藏医院在医疗工作中坚持走藏西医并重之路,设立了西医外科,年内同援藏医疗队共同开展了外科手术,填补了自建院以来无大型外科手术史的空白,使藏医院的功能更加健全,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九是卫生对口援藏和外援工作成绩显著
2004 年山南地区接收了湖南、湖北、安徽三省共27名援藏医疗队员,开展了多项新业务,对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起到了有效的带动作用,极大促进了山南地区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与3省卫生厅进行了4次人员互访,增进了友谊,加深了了解,争取到援藏资金244万元和部分先进设备;比利时和全球基金援助麻结项目进展顺利,目前麻风、结核病防治援助项目扩展到9个县;在部分县推行了西藏初级卫生保健、妇幼卫生合作项目;与贡德基金会合作的“社区发展与健康促进项目” 经过双方协商,达成了继续合作协议,得到了自治区外办和地区行署的批准;澳大利亚援助碘缺乏项目顺利通过了项目官员的评估验收。
十是卫生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完成
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卫生项目建设规划和项目计划申报工作。争取到了22个项目,资金总投入2930 万元。完成了地区藏医院制剂室改扩建和地区疾病控制中心综合楼、山南地区人民医院综合门诊楼以及洛扎县、错那县、隆子县的4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工程。完成了山南地区湘雅医院一期工程、地区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楼、6个县的疾病控制中心项目、11个县的传染病科建设项目等的初设或计划近期开工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