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梅毒螺旋体的巢式PCR检测与基因分型

2005-12-15 0:0 【

  为了探讨广州地区梅毒螺旋体基因型分布,确定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研究者收集2002-2004年间连续就诊的疑似梅毒患者的生殖器溃疡标本,用暗视野显微镜和巢式PCR检测梅毒螺旋体,阳性者进行巢式PCR扩增酸性重复蛋白基因(arp)和苍白螺旋体重复基因族(tpr),凝胶电泳分析arp基因重复序列个数和tpr基因的Mse Ⅰ酶切片段多态性。根据Pillay标准基因分型。结果共检测62例疑似硬下疳病例,33例(53.2%)暗视野镜检发现梅毒螺旋体;54例PCR检测阳性,阳性率为87.1%。47例arp基因分型以14型为主(36例占76.6%),49例tpr基因分型以d型为主(39例占79.6%),47例双重基因分型发现7个基因型,依次为14d31例占66.0%,13d5例占10.6%,14b4例占8.5%,12b3例占6.4%,12d2例占4.3%,15d和14i各1例占2.2%。可见巢式PC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广州地区梅毒螺旋体基因型以14d型为优势型。梅毒的早期诊断和基因分型对于梅毒的防治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