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专家呼吁全社会应重视青少年的脊柱健康

2005-10-16 0:0 【

  在上海参加2005年脊柱畸形与脊柱微创外科东方科技论坛的国内知名专家呼吁,全社会应高度重视严重危害青少年和儿童身心健康的脊柱畸形疾病的防治,建立系统、高效的中小学普查体检体制,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这次论坛由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和主办。大会执行主席、我国著名脊柱外科专家、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教授李明向记者介绍说,脊柱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患,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大量的严重残疾患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并给患儿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导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残疾。

  李明说,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脊柱畸形的防治和研究,每个较大型的医院都成立了专门的脊柱畸形治疗及研究中心,有效地推动着脊柱畸形的预防和治疗。绝大多数脊柱畸形患者能通过常规体检等手段得以早期发现,并得到适时治疗,畸形的严重程度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手术矫形也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我国的脊柱畸形诊治研究进展较晚,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脊柱畸形三维矫形理论及内固定技术的推广运用,我国脊柱畸形的诊断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近年来,我国脊柱外科学者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脊柱畸形的科研和临床工作,在脊柱畸形的病因学、电生理、生物力学等基础研究,以及脊柱畸形的手术治疗、术中脊髓监测和术后康复等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王岩、李明等部分国内脊柱畸形领域的中青年专家指出,脊柱畸形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当前,家庭社会对青少年儿童关注的焦点普遍集中于学业,而忽视全面发展,这是造成青少年脊柱畸形发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而防治机构的不足,往往又使患者错过诊疗的最佳时机。专家呼吁,要充分借鉴国外脊柱畸形防治的先进经验,建立健全有效的普查体检机制及相关法规,加大资金人员投入和技术支持,加强国内资源整合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自主创新的脊柱畸形防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