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的病理基础是:高血压和血肿引起的占位效应、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可谓祸不单行,双枪齐射。两者往往狼狈为奸,对预后产生极恶劣的影响。因此在抢救期间应针锋相对,兵来将挡,狠狠抓住控制高血压和降低颅内高压这“两高两压”不放,同步解决这两个主要矛盾。一些内科医生常较重视血压的调控而忽视颅内压力的降低,脑外科医生则常又反之,结果治疗的天平皆有偏颇。
患者不论原有血压如何,当出血后,应降低血压以防止再出血。但在急性期不宜过度过速降低血压,以逐渐降至原有水平或偏高为宜(一般以150~160/90~100mmHg为宜)。过低者则需用药使之缓慢回升,不然会发生脑缺血。
颅内压高易致血肿、水肿而脑结构移位、脑疝、脑干功能衰竭。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是抢救成败的关键,常用措施:
(1)利用多种手术方式清除血肿;
(2)用各种药物如渗透性脱水剂、利尿剂、类固醇及亚低温、脑代谢活化剂等措施。不能千篇一律,特别要注意心、肺、肾的承受能力和水与电解质的紊乱。如矫枉过正会事倍功半。有的病例手术效果不佳,劳民伤财,失败原因主要是选择适应症不当和错失最佳手术时机;
(3)手术减压要充分,止血要彻底。小口、导管引流并不适合所有病例。故该开颅时就开颅。
总之,高血压脑出血是急症、危病,从一开始就该及早重点抓住降低血压、降低颅内高压两个主要矛盾而攻之,全面考虑,综合治理,未雨绸缪,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