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7日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刘红斌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猝死两个月之后,前天下午,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系2002级本科生汤镕华在操场踢球时突然倒地,但当120急救人员赶到时发现其已经死亡。记者昨天从北京邮电大学获悉,学校已经成立了专门的事故处理小组负责善后事宜,但由于尚未与家长见面,具体的处理方案还需要视进一步情况而定。
据了解,汤镕华是在17日下午3点多倒在足球场上的,倒地之前没有与其他人发生身体接触。在场师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一位老师曾给他做过人工呼吸。他的室友介绍说他平时经常锻炼身体,基本上每周都去踢球,今年还参加了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半程马拉松比赛。
昨天晚上9点左右,记者拨通了北邮校长林金桐的电话。据他介绍,出事之后,学校党委书记、学生处处长以及学生所在院系领导都到了现场,指示马上通知家长,做好善后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出了这样的意外我们也感到非常痛心,现在要做的就是了解更多的情况,和家长一起解决后面的事情。”
两起高校学生猝死事件,时间正好相隔两个月。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问题不能在发生之前得到及时发现和预防?记者昨天调查了部分高校的学生,据他们介绍,除了在新生入学时会有一次比较正规的体检之外(有的在毕业时也有体检),学校在大学期间基本不会再组织定期的体检,这给及时发现一些突发病症留下了隐患。而学生除了生病,平时也很少有前往医院检查身体的习惯和意识。
又讯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刘谦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高校应该形成制度,定期组织大学生体检。
刘委员指出,大学不同于中小学时期,大学生多远离了家长的悉心照顾与看护,同时,学生们生活作息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学生自身注意外,高校更应该担负起对大学生健康的责任。”
他认为,高校首先应该形成制度,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对于曾经在体检中发现问题的学生,学校也应更加关注,并及时提醒学生进行复查与治疗。同时,高校也应该在整体上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预防保健意识,并将学校的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纳入到高校的管理中。通过管理教育、组织各种活动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克服缺乏体育锻炼、突击式学习、睡懒觉和不吃早饭等不良生活习惯,引导他们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等,过健康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