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鼻中隔疾病

2005-1-9 11:0 【

    鼻中隔偏曲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鼻中隔偏曲指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并产生症状的一种鼻内畸形。大多数人的鼻中隔均有不同程度的偏曲,但是否引起鼻部症状,常取决于下列因素:(1)偏曲的程度和形式,如有的呈明显局部突起,该部正处于鼻瓣区;(2)鼻甲骨气化程度;(3)梨状孔外侧缘骨质或鼻瓣区软骨是否畸形等。


    其常见病因如下:


    (1)外伤 当外伤发生鼻骨骨折时,常并发中隔软骨脱位变形,甚至软骨骨折,如不及时复位,可遗留中隔偏离。婴儿出生时产道狭窄、或因产钳挟持不当,亦可致鼻中隔软骨偏曲、脱位。外伤是引起鼻中隔偏曲的最常见病因。


    (2)鼻中隔之骨和软骨发育不均衡以至畸形,畸形易发生于各部接合处。这也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3)小儿腺样体肿大影响鼻通气,张口呼吸代偿,日久致颌面骨发育畸形,硬腭高拱,结果使鼻腔的底部上抬,渐使鼻中隔呈偏曲状态。


    (4)肿瘤或异物压迫鼻中隔,也可发生本病。


    鼻中隔偏曲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鼻中隔偏曲的症状轻重与鼻中隔偏曲的类型和程度有关。中隔偏曲依其偏曲方向,有偏向一侧的“C”型,也有偏向两侧的“S”型,依其形态有嵴突(半圆形突起)和矩状突(尖锐突起)两种。外伤造成的鼻中隔软骨脱位,有时可突于鼻前庭。中隔高位偏曲时的偏曲部常与中鼻甲紧密接触,可致中鼻道狭窄。鼻中隔偏曲明显者,两侧鼻腔大小相差明显。一侧鼻腔明显狭窄者,对侧鼻甲常有“代偿性肥大”。


    主要症状如下:


    (1)鼻塞 多呈持续性。一侧偏曲呈“C”形为单侧鼻塞,两侧偏曲呈“S”形为双侧鼻塞。这是鼻中隔偏曲最常见的症状。鼻塞严重者,嗅觉减退。


    (2)反射性头痛 如偏曲部分正位于中鼻甲或下鼻甲,且与鼻甲接触甚至相抵,常引起同侧头痛,也可成为鼻部神经痛原因之一。鼻内滴用血管收缩剂或鼻黏膜表面麻醉后,头疼可减轻或消失。


    (3)鼻分泌物增多:鼻中隔偏曲,刺激腺体,使鼻分泌物增多,若继发感染刺激鼻粘膜,分泌亢进,多为粘液性或粘脓性分泌物,若伴鼻窦感染,则为脓性。


    (4)邻近器官的症状 若中隔偏曲部分位于中鼻道、中鼻甲相对应处,压迫并造成中鼻甲外移或使中鼻甲骨气化过度、粘膜肥厚,皆可妨碍开口于中鼻道的鼻窦引流。日久可诱发鼻窦炎并产生各种症状。如影响咽鼓管通气引流,可发生耳鸣及听力减退。


    (5)鼻衄 偏曲的凸面、嵴或距状突处粘膜较薄,经常受气流及尘埃的刺激,则粘膜干燥、糜烂易发生鼻衄,但有时鼻衄也可见于偏曲凹面。


    (6)血管运动性鼻炎则症状加重


    怎样矫正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的唯一治疗方法是手术矫正。若同时有鼻息肉或鼻甲肿大,应先行鼻息肉和鼻甲手术。若通气改善,鼻部症状消失,则不需处理。矫正术适用于:(1)鼻中隔偏曲引起长期持续性鼻塞者。(2)影响鼻窦引流,引起慢性鼻窦炎者。(3)引起反复的鼻出血,或分泌性中耳炎。(4)压迫下鼻甲引起反射性头痛,经保守治疗无效者。(5)花粉症、常年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患者有严重的鼻中隔偏曲,经其他方法治疗无效者。但有以下情况不宜施行手术:(1) 鼻内急性感染者。(2)未经治疗的鼻窦炎。(3)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的高血压等。(4)心功能不全、血液病等。(5)女性患者经期中。(6)18岁以下者。


    手术方法:①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②摇门式手术;③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或成形术。


    手术后的抗感染治疗和及时换药等术后护理亦应重视。


    鼻中隔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一、鼻中隔偏曲与矩状突


    1、预防重点主要是防止鼻部外来损伤。


    2、矫形手术后鼻腔粘塞物可于术后24-48小时内抽除。可先抽右侧,翌日再抽另一侧。


    3、由于鼻内手术后粘膜反应较明显,抽去纱条后,鼻内可薄薄地涂擦黄连膏。


    4、若切口愈合良好,术后5天可除尽填塞物。


    二、鼻中隔血肿


    1、无特殊预防方法,唯注意外伤。


    2、手术后24-48小时,取出填塞物。


    3、禁止喷嚏,无法控制时,轻轻把鼻子捍紧,再开口打喷嚏。


    三、鼻中隔脓肿


    1、未化脓之前,认真敷药。


    2、切开或自溃后,注意引流通畅。


    3、换药清洁创口时注意不要损伤对侧鼻腔的粘膜。否则,粘膜因损伤而形成溃疡,则势必导致鼻中隔穿孔,为今后矫形增加麻烦。


    四、鼻中隔溃疡


    参阅“鼻中隔脓肿”的有关内容。


    五、鼻中隔穿孔


    1、改掉随便挖鼻的习惯。


    2、对鼻中隔血肿、鼻中隔脓肿、鼻中隔溃疡等病,需精心治疗,不能延误拖延。


    3、手术后护理,参阅“鼻中隔脓肿”的有关内容。

上一篇:鼻再造

下一篇:鼻硬结病